夏原吉一向喜歡算學,平日裡對自己更是精打細算。

自幼家境貧寒,造就了夏原吉凡事都會權衡利弊,例如遞給楊士奇那六文錢。

“喂,你既然不是要飯的流民,為何不講六文錢還我?”

“哪有人給了錢,還往回要的道理?”

夏摳門遇到了楊小氣。

楊文無奈一笑,得,夏兄弟的六文錢,看來是打水漂了!

“在下楊文,之前隨明軍南征,討伐北元餘孽!”

與兩位身無功名的小兄弟相比,楊文好歹身有官職。

“哦,一介武夫,不知朝廷錢糧排程之困難。”

夏原吉甩下一句,拂袖進城而去。

洪武年間,連年征戰,百姓要承擔沉重的賦稅,日子只能勉強過得去。

夏原吉心中矛盾,一方面感恩洪武大帝讓漢人重拾尊嚴,另一方面則希望皇上收起好戰之心,與民生息。

“楊大哥,你身背武官之職,可曾跟過當世名將?”

楊士奇把玩著手中的六文錢,笑道:“穎國公傅友德,百戰驍將也!梁國公藍玉,破王庭於捕魚兒海,立不是之功勳。”

聽聞此言,楊文乾咳道:“我雖未跟隨藍玉將軍北伐,卻在傅友德將軍麾下當過兵!”

哦!

一聲長嘆,兩位小兄弟拂袖而去,顯然是將楊文當成了不成器的老兵油子。

漠北苦寒,好人誰來這兒遭罪呀!

“三位大人,可是楊文,夏原吉,楊士奇?”

鄭瀟帶人前來迎接,本以為寧王殿下看重的人才,定然是萬中無一的人中龍鳳。

誰知卻發現一個儒衫傍身的吝嗇鬼,一個腰懸寶刀的老兵油子,還有一位衣衫不整把玩六文錢的街溜子。

“正是,敢問大人是?”

“在下寧王府,鄭瀟。”

鄭瀟隨即帶領三人前去王府。

“咱們慢行,三位也有空看看咱們大寧城。”

鄭瀟笑眯眯地為三人介紹,“別看殿下就藩不過數月,也已經與韃靼,瓦剌激戰連連。”

提起打仗,楊文來了興趣,笑道:“鄭大人,大寧衛城池殘破,想必戰鬥定是非常激烈!戰果如何?”

“其實您不必說,我也瞭解!小敗沒必要向朝廷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