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城門緊閉,明顯不想與朱權發生衝突。

作為連線青徐的重鎮,此地百姓習慣了車馬繁華,早已忘記了戰亂。

“讓朱檀出來答話。”

朱權立於馬上,與其冷漠,讓他想起了小時候與這位兄長的過往。

朱檀的舅父是武定侯郭英,母親則是郭寧妃,在馬皇后故去後,郭寧妃代為執掌後宮。

朱檀依仗母親權勢,多次欺負其他兄弟,可偏偏碰上了朱權這塊硬骨頭。

朱檀最擅長打各種小報告,進獻讒言,是其特長。

朱權更是起主要目標,因為這廝的讒言,寧王可沒少被父皇責怪。

母親早逝,朱權能依仗的唯有大哥,好在每次郭寧妃則被朱權之時,大哥始終站在其一邊幫襯。

畢竟是大明太子爺,郭寧妃也要賣幾分薄面。

朱權則有一日突發癲癇,朱檀不敢謊報,趕緊前去稟報父皇與母妃。

聽聞兒子發了癲病,洪武大帝趕緊前來,卻發現朱權跟沒事人一樣。

這令朱檀尷尬不已,自此之後,無論魯王如何進讒言,洪武大帝都已經不信。

“十七弟!真是好久不見!上次若不是你出的主意,我等還無法前去應天府拜年!”

魯王朱檀身著硃紅蟒袍,雍容之姿,無愧大明皇子。

思緒被打斷,朱權抬眼看向對方,冷漠道:“劉得之死,你要給我一個說法。”

說法?

朱檀捧腹大笑道:“什麼說法?咱們是大明皇子,隨便殺個人,不過是舉手之勞!”

“劉得若不是碰到父皇,還不知道在哪裡種地!他就是我朱家的奴才!”

“主子殺一個奴才,還要給人說法不成?你這是哪兒來的道理!”

眾人聞言,無不憤怒,尤其是寧王府屬官。

朱權待他們如同親友,為了殿下,他們甘願奉上性命。

可同樣是洪武大帝的兒子,魯王朱檀卻並未將手下的性命當回事。

“朱檀,廢話我不多說,今日不給說法,我便直接攻下兗州!”

朱權冷眼看向對方,“你若不信,可以去西安問問朱樉!我敢不敢抓他!你自比秦王,如何?”

秦王那可是馬皇后的兒子,與太子、晉王一奶同胞。

朱權抓人的時候,可沒有半分猶豫。

朱檀不過是郭寧妃的兒子,如今朱權羽翼豐滿,豈會慣著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