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輕哼一聲:“不學無術!也不知從哪裡學來的這些個稀罕物!”

“不過也好!以後你們兄弟兩,一內一外,江山穩固!”

“咱就是駕鶴西去,到了地府,也有臉見你娘了!”

提起馬皇后,父子二人一陣神傷。

回想起當初,朱權曾經提醒過二人,讓御醫多多注意馬皇后的身子。

那是的馬皇后健康如初,根本不像有病的模樣,父子二人為當回事,以至於寧王人微言輕,無法及時救治馬皇后。

“咱當時,就覺得老十七頗為不俗。”

朱元璋嘆氣道:“貴在他毫無野心,願意支援你這個兄長!”

朱標欣慰一笑:“在十七弟年幼之際,其他兄弟都覺得他奇特,對其並不待見。”

“兒臣卻覺得十七弟聰明伶俐,現在終於開花結果!”

朱元璋虎目微睜,提醒道:“即便他與你再親近,終究是戍邊藩王!”

“你要記住,帶你登基之日,就要削減藩王的軍隊!”

“北平燕王,山西晉王,西安秦王,大寧寧王!”

“四大塞王用好了,便是你手中利刃!若是用不好,便會為患國家!”

朱標總覺得父皇小題大做,低聲道:“父皇,十七弟對我恭敬有加。”

“二弟已經被您責罰,不能再出王府一步。至於三弟,如今有了二弟前車之鑑,消停了不少。”

“四弟自從上次折損兵馬後,也重新沉寂。”

朱標自然願意相信兄弟之情,只是朱元璋人老成精,看得更為透徹。

“老二此人,被老十七以雷霆之勢震懾,已經失去了進取之心,你說的很對,不足為慮。”

朱元璋開始對兒子們進行點評。

“老十七的精明之處,在於他敲打了老二,卻又將收復土默川的大功讓給了老三。”

“恩威並施,令老三對他恨不起來,二人還留有合作的餘地。”

“近年來看,老三甚至在年關期間,還與大寧衛有來往!此等心性,也不知隨了誰。”

看父皇那得意模樣,朱標只得一記馬屁奉上,“定是隨了父皇英明神武!”

老朱滿意點頭,繼續點評道:“至於老四……實話實話,他才是最像咱的那一位!”

“你看他折損了兵馬,如今還丟了北伐統帥,是否太過可憐?”

聽聞此言,朱標點了點頭。

“的確如此!四弟的護衛少了許多,前些時日還上了奏摺,希望補充人手。”

“兒臣見四弟可憐,便準了這奏摺,讓其在明軍之中,挑選精銳,補充兵源。”

朱元璋冷笑一聲:“這個老四,還是如此滑頭!你看他折損了五千庸兵,卻反而得了許多精銳!”

“不過有老十七在大寧,老四也折騰不起來。”

“你要抓牢老十七,有他在,塞王們便會乖乖聽話!”

“切記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如若寧王與燕王聯合,即便你登基稱帝,朝中武將也未有可敵者!”

朱標倒吸一口涼氣,朱權這般人物,若是自己人,定會讓人放心。

可若是敵人,當真是寢食難安!

“咱只是告訴你一些情況,如何處理,還要看你自己。”

朱元璋擺了擺手,停止了討論,“萬里煙雲無限好,捲菸賣至扶桑地!咱大明又要有銀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