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熾,為父現在損兵折將!我燕軍五千兵馬,都被韃子殺害!”

每每想起此處,朱棣都忍不住想要將丘福大卸八塊。

猛將與莽夫的區別,就是能夠擊潰敵人。

李飛熊一聲吼,能帶領寧軍破陣先登。

你丘福嗷嚎一嗓子,結果自己被包了餃子!

“父王,此時理應以退為進,不可再擔任北伐統帥!”

朱高熾原來感念朱權治療自己的腿疾,可如今知道燕軍損失慘重,二弟朱高煦被擒,母親受辱的事情,也決定與朱權劃清界限。

“哦?”

朱棣目露欣慰之色,一個合格的領導者,並非是衝鋒陷陣的莽夫,而是能從大局出發。

“父王身為北伐統帥,每年就要身先士卒。可我燕軍實力,如今已經大不如前!”

“如若再打下去,就要動用真正的精銳——燕山鐵騎!”

“父王不如趁此機會,向朝廷提出辭去北伐統帥一職。如今韜光養晦,讓士卒們操練火器,將來一鳴驚人!”

朱高熾一番話,說到了朱棣心裡,他也是如此想法。

與其為了北伐統帥的虛名,堅持用燕軍作為主力,還不如急流勇退。

塞王之中,燕軍損失五千兵馬,實力自然下滑。

晉王朱棡和寧王朱權,都是北伐統帥的有力爭奪者。

“三哥,別怪兄弟我沒給你機會!”

朱棣大手一揮,“高熾,修書一封,給你晉王叔送過去!就說本王有意推薦他為北伐統帥!”

驅虎吞狼,一石二鳥!

朱高熾笑道:“父王妙計!我燕軍如今疲弱,北伐肯定不能以我等為主力!”

“寧王叔能動用的唯有晉王叔的軍隊!這個時候二人不合,晉王叔不給予配合,到時候就要以寧軍為主力。”

“我們大可以暗自發展,看寧王,晉王爭鋒!”

朱棣滿意點頭,如今越看朱高熾,越發覺得順眼。

——

大同府。

晉王朱棡自從在寧王的輔佐下,攻取土默川,就受到了父皇的嘉獎。

對於朱權的稱呼,也已經從“豎子”變成了“十七弟”。

“王爺!寧王和燕王,分別送來了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