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目露殺機,跪在地上的李景隆,除了是他的臣子,還是他的外孫。

李文忠是他的外甥,是他從小看著長大的親人。

斯人已去,留下這幾支血脈,難道要斷送在他手中?

文忠,你讓咱如何處置李景隆?

唉!

“皇上!微臣知錯,真的知錯了!”

李景隆不停叩首求饒,“微臣在北伐屢立戰功,還請皇上看在我爹的份上,繞微臣一命啊!”

砰!

砰!

李景隆額頭磕破,鮮血直流,依舊不斷叩首。

這等殘相,任誰看了都於心不忍。

“滾吧!回去面壁思過,沒有咱召見,不得入朝!”

朱元璋大袖一揮,對於李景隆,他是眼不見,心不煩!

“謝皇上!謝皇上饒命!”

李景隆連滾帶爬,惶惶如喪家之犬,爬出了奉天殿。

朱標同樣嘆氣不止,朝廷給過李景隆無數次立功的機會,結果卻換來損兵折將。

終要有人,為死去的將士負責。

“父皇!兒臣請求落實陣亡將士,撫卹一事!”

“准奏!標兒說的是,不能讓咱的兵在前線流血又流淚!沈縉,你一定要做好此事!”

兵部尚書沈縉一步踏出,躬身行禮道:“請皇上,請太子爺放心!”

老朱擺了擺手,想要直接下令退朝,他今日心情不佳,更覺得胸悶難受。

有為死去的將士不值,有為李景隆的恨鐵不成鋼。

“皇上!前線有軍情來報!”

蔣瓛手持秘奏,卻看到老朱面色陰沉。

“是老四,還是老十七?”

“回皇上,是寧王殿下。”

老朱面色舒緩,直言道:“唸吧!”

蔣瓛翻閱書信,當場懵逼,愣了半天,竟然不知如何開口。

“蔣瓛?你不認字?”

老朱有些不耐煩,看到蔣瓛那張臉哭笑不得,試想定是那逆子語出驚人。

“標兒,你去唸!”

“是,父皇。”

大明太子爺結果奏摺,臉上當即閃過一絲笑容。

“兒臣朱權,欲彈劾一人,請父皇恩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