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放虎歸山(第2/3頁)
章節報錯
道衍和尚一雙病虎眼,顯得令人望而生畏。
“為何又是寧王壞貧僧大計?”
朱標離開應天府,是殺死大明太子爺的絕佳機會。
姚廣孝借刀殺人,令瓦剌韃靼背鍋,還不怕皇帝追究。
反正出事地點在西安府,秦王朱樉才是第一替罪羊。
你的封地,你的防區,為何如此羸弱不堪?
屆時太子身死,儲君之位空缺。
朱樉戴罪之身,不堪大用,說起來道衍和尚還一度感謝寧王相助。
朱棡持寵而嬌,在封地亦有不法之舉,皇上定不會考慮。
唯有燕王朱棣,順理成章會成為太子人選。
道衍和尚的如意算盤打得響亮,只是到了最關鍵的一步,借刀殺人之際,卻被寧王無情破壞。
“太子不死!一切便是鏡花水月!”
道衍和尚將錦囊交給三保,安排道:“給那人帶話,如若不照做,唯有死路一條!”
三保領命而去。
與父皇朱元璋厭惡宦官不同,朱棣則選擇重用宦官。
三保便是個宦官,其作戰驍勇,槍劍雙絕,朱棣對其信任有加,有領兵之權。
道衍和尚一腳踹開門,怒視袁珙,“你是不是看出,太子命不該絕?”
袁珙聞言,面露喜色,倘若太子不死,大明便不會有內部動盪!
儲君之位不動搖,其他人便無可趁之機!
“呵呵!貧僧倒是忘了袁珙你的能耐。”
道衍和尚冷笑道:“你不會以為寧王朱權,便能阻止貧僧之計吧?”
說罷,道衍和尚關門離去,“無情最是帝王家!”
——
出京巡視關陝,朱標面露喜色。
回京之際,朱標卻滿面愁容。
只因抵達應天府後,他就要面臨抉擇,是選擇公義,還天下百姓一個公道。
亦或是選擇私情,放秦王朱樉一馬,讓其回到封地,令朝廷威嚴盡失。
朱權並未過多勸說,他與朱樉自然沒有什麼兄弟之情,可那畢竟是大哥的一奶同胞。
“唉!懷念西安的羊肉泡,葫蘆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