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導致燕王府中的武將們,大多與朱高煦聯絡緊密。

唯有張玉父子慧眼識珠,認為朱高熾寬厚仁愛,這才是王者應該具備的潛質。

“你憂慮的是,藩王出現野心勃勃之輩,會仗著手下的兵馬威脅朝廷。”

“正是!”

朱高熾曾經想與父王朱棣商討此事,可他還未開口,朱棣便已經不耐煩。

“其實很簡單,只需要輪值佈防。”

“本王想要在軍中推行《紀效新書》,便是讓全國士兵接受的訓練一樣。”

“無論是京營,還是邊軍,都要輪流駐守邊境,且兩到三年一換防。”

“每位塞王手下的兵,都不是一成不變。士兵訓練方式一樣,都有邊塞駐防經驗,戰鬥力也不會受損。”

“將可換,士兵戰力不可損。帶領一群不熟悉計程車兵,你覺得藩王們會造反?”

聽聞此言,朱高熾當即豎起大拇指,此計甚妙!

輪流駐守邊疆,能讓士兵們都得到實戰訓練,又能降低將帥之間的聯絡。

造反最忌諱的便是手下士兵不熟,容易洩露機密。

朱權此舉,如若實行得當,既能令塞王們駐守邊疆,又能減少他們造反的機率,可謂是一石二鳥!

“寧王叔,朝廷當真會如此做?藩王們恐怕會有所牴觸!”

“屆時,三大塞王率先做出表率,其餘人又豈會拒絕?”

朱權笑道:“不削兵權,不收封地,如果這還不滿,朝廷豈不是有了用兵的理由?”

朱高熾心中一陣後怕,這分明是陽謀削藩!

兵權握在手裡,除了打仗以外,幾乎沒有任何用!

倘若藩王不從,朝廷有正大光明的理由出兵征伐。

藩王會因為朱權的這一想法,只能淪為率兵打仗的將軍,而並非野心勃勃的造反之人。

“呼……倘若皇爺爺,還有太子爺能夠按照寧王叔所說,啟用輪值佈防,天下可安矣!”

朱高熾再次作揖,“聽王叔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小侄受教了!”

朱權擺了擺手,笑道:“本王還要回大寧,你們也早點回去吧!”

鹽池的爭端,並沒有結束,只是一個開始。

朱權清楚,以鬼力赤的性格,並不會眼睜睜看著大明佔領鹹湖。

“沒想到,剛來封地,就要面對連番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