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屯如今也缺少人手,若表現良好,便繼續當兵,反之則致力軍屯!”

朱權三言兩語,便將韃靼子民盡數安排。

瞿能聞言,有些不解道:“殿下……向來是草原民族劫掠我中原百姓。”

“畢竟我朝百姓擅長耕種,手工。反觀這些人,好吃懶做,帶回去都浪費糧食!”

盛庸附議道:“瞿能所言甚是……我軍班師,這些人也要消耗不少糧食!”

從來都沒有中原人,劫掠異族百姓的情況,可朱權卻要開此先河。

“遼東之地,如今重歸我大明!他們都是牧民,擅長養馬。”

“不會種地就去學,我大明不養閒人!再不濟就去修長城!”

“汝等記住,戰爭莫要計較一城一地之得失,要利用各種方法,打擊敵人的有生力量。”

“我大明多了十餘萬人口,韃靼便少了十餘萬!此消彼長之下,焉能不勝?”

至於糧食的問題,朱權更是奇思妙想。

王庭沒了,可放牧的牛羊卻並未消失,自己這夥人,走一路放牧一路,終歸能趕回大明境內。

“殿下……您是要殺死我們的大汗麼?”

“大汗被擒……可如何是好!”

“聽聞明廷慈悲,不知會否饒恕我們。”

牧民們擔心受怕,朱權倒是想一了百了,砍了也速迭兒。

可如此行徑,定會被朝中言官彈劾。

中原人骨子裡,喜歡悲情的英雄。

喜歡寬於待人的勝利者,而不是睚眥必報的報復。

“放心,你們大汗,只是去當大明留學生!”

“你們也會成為大明子民,不必忍受草原的嚴寒。”

“本王為你們找了兩處好地方,可謂是四季如春,溫暖宜人。”

朱權嘴角輕笑,雲南和廣東,如今可都是尚未開發之地。

這些牧民前去,正好彌補了大明勞動力的不足。

——

王庭五十里外。

鬼力赤縱馬疾馳,身後集結了數百名親衛,以及太尉乃兒不花。

“拖雷,你早就該自立為汗!何必伺候那等廢物!”

乃兒不花冷哼道:“當年燕王勸降,我為何背叛大明,還不是相信十三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