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大明軍隊北伐,軍中情況事無鉅細,都要時刻向朝廷彙報。

寧王是皇上的兒子,洪武大帝對朱權有著絕對的信任,所以並未嚴加要求。

兩萬人馬不多,那逆子又意氣風發,不如看看他能做到何種程度。

隨著朱權率領兩萬精兵出征,一個多月過去,便再也沒有了音信!

老朱這才知道,自己低估了那逆子!

離開應天府,寧王直接化身脫韁野馬,再也不受父兄束縛!

“哼!”

硃批一劃,老朱便將奏摺隨意甩在桌案上。

“父皇,何事惹您生氣?莫非是記掛十七弟了?”

大明太子爺輕笑一聲,隨後將批閱好的奏摺,盡數擺放整齊。

“胡說八道!咱會想那個逆子?”

老朱鬍鬚一翹,忿忿不平道;“出了應天府,沒有咱約束,他可算是掙脫牢籠了!”

眼看父皇越說越氣,朱標趕緊上前勸道:“父皇,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說不定十七弟此舉定有深意呢。”

深意?有深意個屁!

老朱吹鬍子瞪眼道:“還有允炆允熥他們,聽大本堂說,那兩個小崽子不看四書五經,聖人之言,卻研究上兵法了?”

朱標有苦難言,兩個兒子這般,還不是父皇縱容他們參加了鳳陽演武?

“你啊!平日裡多與允炆允熥談談!莫要一心撲在朝政上!”

“是是是,都是兒臣沒教好他們,讓父皇擔心了。”

朱標苦笑一聲,隨即提議道:“父皇若是擔心,何不讓錦衣衛前去……”

老朱擺了擺手,示意無須如此。

“咱都不知道那逆子在那,更何況韃靼那幫狼崽子?”

想到此處,洪武大帝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

——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北出開平衛,離開長城腳下。

朱權的兩萬騎兵神出鬼沒,一頭扎進了漠北草原,徹底斷絕了與大明的聯絡。

大明寧王有意為之,如果想要騙過對方斥候,就要練連己方都尋不到自己。

“殿下,還有半月便是除夕了,將士們思鄉心切啊。”

鐵鉉嘆氣道:“我等此時出征,難免有傷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