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戶人家賣田地,小戶人家賣兒郎。唯有我家沒得賣,肩背鑼鼓走四方。”

中都鳳陽,不知何時流傳著這首朗朗上口的歌謠。

演武結束後,老朱並沒有著急回到應天府。

在他的故鄉,竟然有人造謠生事,洪武大帝豈能容忍?

錦衣衛很快便行動起來,但凡傳頌此歌謠者,都被帶走審訊。

可饒是蔣瓛,也不敢輕易定奪,只因這些人都是乞丐!

兩個筷子一個碗,你說這些人要造反,要圖謀不軌?

恐怕屈打成招說出去,都沒有人會相信。

徹查此事之人,除了錦衣衛外,還有寧王朱權。

“主人,我帶來了丐幫長老吳瓊。”

明犬直接將那手持要飯碗的吳瓊,扔在了朱權面前。

“鳳陽花鼓,傳自你丐幫?”

朱權負手而立,並未轉過身,他清楚其中利弊。

若是任由鳳陽花鼓在大明流傳,可並不利於中央統治。

民心受損,朝廷政令焉能上行下效?

“不不不……冤枉啊,大俠!”

要說丐幫,遠沒有想象中那般俠肝義膽。

大多數都是為了一口生計才去要飯,若是錦衣玉食,吃飽喝足,誰會去做這等營生?

“那些叫花子,可不是俺們丐幫的人!他們都是鳳陽的富戶!”

吳瓊此言一出,明犬便已經拔出了腰間倭刀,直指對方咽喉。

“胡說八道!富戶焉能去要飯?”

眼見倭刀出鞘,嚇得丐幫長老趕緊施展出了專業技能。

跪地求饒!

“大人!真的是鳳陽富戶啊!當今皇上不讓他們回江南老家,便只有裝作叫花子才能回去了!”

吳瓊生怕那扶桑人,白刀子進紅刀子出,趕緊將所知盡數告知。

說起來,這事還真怪洪武大帝好心辦了壞事。

都說應天府,虎踞龍盤地 金陵帝王州。

但在此地建都的王朝,諸如三國東吳,東晉,甚至宋齊梁陳,都即為短命。

老朱也帶著些迷信,認為定都應天,不過是權宜之計。

大明嘛,遲早要換個都城。

至於定都在哪裡,老朱肯定是偏袒自己的家鄉鳳陽。

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