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士兵出列,兩人長槍在手,龍飛鳳舞,耍得眼花繚亂,堪比後世所看的武打電影。

可惜招式花哨好看,卻並不實用。

戰場上可不講究動作花哨,而是一擊制敵!

再看那兩人,耍花槍足夠漂亮,卻盡是寫沒用的假把式。

“凡比較武藝,務要俱照示學習實敵本事,真可對搏打者,不許仍學習花槍等法,徒支虛架,以圖人前美觀。”

朱權更加確定,《紀效新書》要儘快推廣到各個軍中。

“難怪允炆的南軍,打不過四哥的北軍!”

“五十萬儀仗隊,跟人家一萬邊軍戰狼,能特娘有可比性?”

正當兩名士兵耍累之際,卻看到朱權怒吼一聲:“都給本王站好!以後,你們每日的訓練,由本王親自負責!”

趙勇不知眼前的寧王殿下,為何會如此震怒,他們平日在京營,也是這般操練,還能換來圍觀百姓一陣歡呼。

“以後汝等,在軍陣之中耳只聽金鼓,眼只看旗幟。”

“大家共作一個眼,共作一個耳,共作一個心。”

“旌旗前指,長槍突刺!旌旗環繞,全體後退!”

命令的重要性,朱權再次對眾人強調。

京營的這些個儀仗隊,可謂是叫苦不迭,本想偷懶耍滑,可寧王竟然親自抄起長槍,與他們一同演練軍陣。

為將之道,所謂身先士卒者,非獨臨陣身先,件件苦處,要當身先。

常茂路過此地,看到朱權領著京營士兵操練,滿是不屑之色。

“逆王,想要臨陣磨槍?分明是自我安慰!”

晉王朱棡聽聞此事,更是捧腹大笑,“哈哈哈!十七弟臨時抱佛腳,可惜未必有用!我可不會讓他輸得體面!”

朱高熾三兄弟,同樣聽聞軍中傳聞。

“寧王叔計程車兵,都是京營的精銳之卒?”

“老大,那還能有假?真以為咱那個太子大伯是擺設不成?”

“大哥,二哥,我聽說京營的兵,分明是皇爺爺的儀仗隊麼!有什麼可怕?”

朱高熾依舊叮囑道:“二弟三弟,不可大意!寧王叔文武全才,絕不容小覷!”

可惜朱高煦和朱高燧,早就將大哥的提醒,當做了耳旁風。

二人甚至親自前去確認,只見寧王朱權的練兵方法,那是相當簡單。

就是一招一式,教士兵們突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