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

自內閣創立以來,洪武大帝鮮有的大發脾氣。

“你們都是些什麼臭丘八!一個科舉,若是上榜者皆為南方士子,那北方的百姓會怎麼看待朕?”

朱元璋來回踱步,隨後冷笑道:“他們會說咱,是個偏袒南人,利用科舉徇私舞弊的皇帝!”

此言一出,一眾閣臣紛紛下跪,直呼:“皇上息怒,陛下恕罪!”

好在老朱罵完過後,出了口惡氣,也知道錯不在閣臣們。

朱標為父皇斟茶,隨後輕聲道:“父皇,北方受大元統治頗深,科舉又已經荒廢八十餘年……”

“士子們更不可能偷偷讀書,成績不如南方學子,其實很正常……您就是罵了大臣們,也改變不了這等局面啊。”

老朱抿了口清茶,隨後吹鬍子瞪眼道:“你以為咱不知道?可這榜單要給天下人看!”

“歷來北方士子中,都是矬子裡面拔大個!榜單高中之人,不能沒有北方士子!”

“唉!你以為咱當這個皇帝容易?家事國事天下事,都要事事關心!”

父子二人愁眉不展,只因朱標也沒有想到太好的解決辦法。

有些事實,百姓們根本不願意相信,他們更願意相信是朝廷官員徇私舞弊,才導致北方士子高中者稀少。

“走!去逆子那裡逛逛!”

老朱起身,煩悶之際,唯有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能讓他趕到愉悅。

可惜在皇宮之中,他總要估計帝王威儀。

至於到了寧王府,在朱權等人面前,到不需要顧忌那麼多。

——

寧王府。

朱權一首詩,早已傳遍了應天府的大街小巷。

饒是三歲孩童,也能夠朗朗上口,直接背出。

更有不少男子,決定以後投效軍中,爭取立下封狼居胥,飲馬翰海的不世奇功。

“好詩!真乃好詩!”

鐵鉉不斷稱讚,隨後笑道:“北伐一過,我等倒是閒了下來。”

平安愁眉不展,擺弄著自己的信鴿,為什麼又特娘少了兩隻?

張道長偷吃的功夫,似乎又提高了不少,最近連骨頭都已經不見!

方孝孺手不釋卷,笑道:“鼎石若是無事,可以隨我進宮,一起教導兩位皇孫讀書。”

鐵鉉擺了擺手,對這等差事顯然不感興趣,“多謝方兄美意!”

盛庸則是不斷敦促工部製造大明炮,可惜工部的事情繁雜,何況北伐更取得大捷,製造軍工並不在首位。

“殿下,若是能為製造獨屬於我寧王府的工部便好了!”

瞿能聞言,直接訓斥道:“你這是想讓殿下死不成? 私自造武器,乃謀反之罪!”

一旁的朱權,將杯中清茶一飲而盡,笑道:“也不是不行!不過在應天府,還是小心些!若是到了大寧,本王也打算弄個屬於自己的兵工廠。”

眾人正閒談之際,卻看到張三丰板著臉而來,身後跟著皇上和太子爺。

“十七弟,真不是父皇想過來!”

朱標走進王府,便直接強調道:“都是大哥我想你了!”

老朱隨後怒瞪長子,這般欲蓋彌彰,生怕別人不知道,是咱想過來?

平安等人想笑卻不敢笑。

“平保兒,來寧王府後,覺得如何?”

老朱坐在平安身邊,語重心長道:“這鴿子不錯啊!養的又肥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