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

那許久未曾露面的寧王殿下,竟然出現在朝堂之上,倒是令群臣大跌眼鏡。

熟悉的打了個哈欠,隨後退到末席,藉著身前官員的掩護,朱權開始打瞌睡。

畢竟上朝起得太早,他還是大明的花朵,需要充足的睡眠。

朱元璋抬眼望去,看到那逆子躲藏在官員之後,至少模樣像是那麼回事,倒也懶得搭理他。

朱標則搖頭苦笑,十七弟從來都討厭所謂的早朝。

可惜,父皇有令,由不得他。

“咱的大將軍,踏破北元王庭,立下不世之功勳!”

朱元璋笑道:“如何對待被打怕的蒙古人,汝等有何高見啊?”

皇帝難得問計,群臣們自然要各抒己見。

“臣以為,夷狄不可與之相處,當穩固長城,防禦其南下侵襲!”

這等保守之策,朱權聽了直搖頭,本想繼續睡覺,可大臣們的諫言此起彼伏,連綿不絕。

“微臣以為,可冊封逃走的北元太子官職,讓其對我大明俯首稱臣!”

稱臣又如何?依舊沒有實際上的成效,古往今來,少數民族短暫稱臣,隨後完成反推的例子數不勝數!

“臣以為,北元韃子如今王庭陷落,正是人心惶惶之際!陛下理應加派兵馬,肅清草原,令我大明再無邊患之憂慮!”

朱權實在是忍不住吐槽。

肅清草原?說得何等簡單?

真以為蒙古人是木樁,等著你來殺不成?

人家不會遷徙而去?

你明軍還能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守在草原不成?

此舉之會加深兩族仇怨,如今的壓迫有多大,將來的反擊報復就有多強。

朱元璋同樣皺眉不語,他對群臣的諫言,顯然並不滿意。

都是些保守之策,甚至是故步自封。

“善長啊,跟咱說說,你覺得應當如何處理草原。”

身為文臣之首,如今的內閣首輔,李善長被點名提問,早就瞭然於心。

“回稟陛下。”

李善長躬身行禮,笑道:“如今草原之上,聞我明軍聲威,無不退避三舍,陛下理應將利益最大化!”

“收其錢財,劫掠其人口,霸佔其馬場!”

李善長的話,引起了老朱興趣,“且詳細說說!”

“蒙元自中原逃回草原的貴族無數,他們藏富於民,將來這些錢財,會用以招兵買馬,必須斷絕後患。”

“婦女孩童,遷至中原,讓其耕地務農,不與其兵丁之利,兩代以後焉能與我大明爭鋒?”

“至於水草肥沃的草場,更是要掌控在我大明手中!元人無戰馬,便是虎無爪牙,不足為懼!”

李善長可謂是釜底抽薪,但依舊是那句話,草原幅員遼闊,根本不可能打搜刮乾淨。

短期內頗有成效,可稱其以往下去,那些漏網之魚將會積蓄力量,趁著朝廷不備,隨時準備南侵劫掠。

朱標緊皺眉頭,顯然李善長此計,並不和太子爺的胃口。

“韓國公,此計太過激進,若是處理不好,投降的部落,可能會重新反叛!”

大明太子爺直言道:“何況草原遼闊無邊,我等又豈能盡數掌控?”

聽聞此言,李善長也只能搖頭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