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同僚打趣談心,鐵鉉百口莫辯。

徐輝祖則無奈一笑,“可惜了朱十七,怕李景隆這廝暗算,竟然當了逃兵。”

提起朱十七,郭英父子同樣覺得可惜。

“李景隆這廝,當真是上樑不正下樑歪!”

郭鎮不屑道:“那何春貪生怕死,便是隨了他主子!”

郭英叮囑道:“莫要胡說!朱兄弟已經離開,我等最後能為他做的,便是給他一個戰死的殊榮。”

逃兵,那可是要被追責。

戰死,至少能讓朱十七榮歸故里,重新做人。

包括一起出逃的藍採,也沾了朱十七的光。

“唉!只願在戰場之上,能夠再次見到朱兄弟!”

郭鎮嘆氣一聲,拿起水袋,猛灌一口,“有美酒佳餚,且不能與知己同飲,真乃人生遺憾!”

李嘉已經成為了把總,此次北伐,從一介小旗,榮升為把總,這升官速度可謂是羨煞旁人。

就連同一小旗的弟兄們,也盡數升為了總旗。

唯有那位足智多謀,鬼點子頻出的朱兄弟不在身邊。

“什麼特孃的有緣自會相見,騙子!”

——

喜峰關。

朱權連打幾個噴嚏,“肯定是有人唸叨我!”

“小毒婦一路南下,又有天門的人暗中保護,應該不會遇到危險。”

根據史書記載,藍玉在喜峰關,做出了最為荒唐之事——進攻自家關卡。

藍玉北伐歸,夜叩喜峰關。

短短的十個字,足以說明離譜程度。

“主人。”

腳踏木屐,腰挎倭刀的明犬,跟隨朱權左右。

“我等這幾日查探,軍中傳入不少關於藍玉的謠言。”

“都說此人囂張跋扈,向來看不起其他袍澤。”

“認為守關將士,不過是看門狗,哪有他們北伐軍威風。”

天門從事暗殺和情報工作,此役朱權更是調動了十五人前來喜峰關。

就是要弄明白藍玉夜叩喜峰關之事。

“已經開始製造輿論了麼?”

朱權雙手抱膀,笑道:“守將為何人?可曾調查清楚?”

明犬單膝跪地答話道:“守將程曦,曾在燕王麾下。後來也是被燕王舉薦,成為喜峰關守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