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父子談心,洪武心疾(第2/3頁)
章節報錯
一個肩上扛著大明天下萬民,日理萬機之餘,沒有辦法兼顧這麼多兒子。
另一個乾脆就是沒人管的野小子,簽到十六年的家底,足以讓其縱橫天下。
“可知錯了?剛才咱沒打疼你吧?”
老朱沒有了之前的怒氣,臉上滿是慈父的關懷。
朱權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父皇,一時間無法接受。
“宋濂,劉伯溫都說咱的分封制,簡直是逆行倒施!”
老朱冷哼道:“只是他們懂個屁!如今天下初定,北元未滅!若是沒有藩王鎮守邊疆,咱大明江山豈能穩固?”
朱權點了點頭,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分封制,可以說利在當下,弊在後世。
藩王們領兵,至少比外將們值得信任。
何況有了他們拱衛邊疆,朝廷自然可以省心不少。
“你大哥,若是在咱死後,能夠狠心削藩,咱也不會怪他!”
老朱嘆氣一聲,敲了敲桌案,朱權識相為父皇斟茶倒水。
見到兒子如此上道,老朱誇讚道:“像咱的種!當年義父郭子興為何欣賞咱,就是這股子機靈勁!”
朱權輕笑點頭,“以大哥的仁慈,以及對兄弟的包容,未必會行削藩之事。”
朱元璋聽聞此言,臉上的笑容蕩然無存。
身為父親,他為朱標念及親情而滿意;身為帝王,他為朱標的仁慈而感到憂慮!
“老十七,回答咱一個問題。”
“若是咱讓你,以後提醒標兒削藩,得罪你這些個皇兄,你可願意做?”
老朱目光直視朱權,老人的眼神中沒有帝王的嚴厲,只有身為父親的請求。
“朱家天下,能夠延續,就看你們兄弟二人了。”
老朱嘆氣一聲,仔細想想,自己對朱權太過自私。
一旦朱權提出削藩,無論朱標是否採納,他都會被史書記載為手足相殘之人!
更有甚者,擁有兵權的藩王們,更會領兵討伐朱權!
“父皇,兒臣一向建議削藩,更不稀罕什麼藩王。您應該早就知道。”
朱權深吸一口氣,坦然道:“可大明的弊病,不僅在藩王,而是您給後世兒孫的恩蔭,已經讓百姓無法承受!”
聽聞此言,老朱緊皺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