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撫須輕笑道:“好!本國公看到了你們扶桑的誠意!騰佑壽,以及這五十監生,以後想要在大明為官,我會幫忙!”

雙方一拍即合,當即把酒言歡。

——

應天府。

年關將近,不少百姓已經籌備過年。

大明新兵戰勝扶桑人的訊息不脛而走,眾人都在盛讚寧王英武。

“聽說了麼?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同樣的兵,在寧王手下,如虎豹豺狼啊!”

“呸!你就這麼形容我大明軍隊?分明是熊虎之士!”

“甭管怎麼說!我大明將扶桑人打得滿地找牙,他們還要給咱們當狗呢,哈哈哈!”

百姓們奔走相告,寧王一戰成了老少爺們茶餘飯後的必備話題。

平安聽聞此言,心中很不是滋味。

他分明是個刺探情報之人,卻間接幫助寧王戰勝扶桑。

“話說!這寧王麾下啊,有兩員大將!”

“一名平安,人送外號平獅子!衝進敵軍一聲吼,扶桑小鬼抖三抖!”

“一名瞿能,會挽雕弓如滿月,東北望,射扶桑!”

一名說書先生,在茶樓內,一人一扇一撫尺,說的正盡興。

平安大驚失色,他分明是身在寧王心在燕,讓這些百姓一傳百,他倒是成了寧王的左膀右臂!

“平安,你作戰驍勇,對方誇張些也不過分!”

實在人方孝孺見平安面如土色,還以為對方臉皮太薄。

“說書人!你說平安和瞿能,在下深感同意!”

方孝孺隨即吟誦道:“將軍自起舞長劍,壯士呼聲動九垓。功成獻凱見明主,丹青畫像麒麟臺。”

說書先生與一眾吃瓜群眾,紛紛稱讚方孝孺做的一首好詩!

前兩句盛讚了平安與瞿能的勇武,後兩句則說兩人侍奉寧王,如魚得水得遇明主。

對於瞿能而言,肯定能高興一陣子。

可對平安而言,無異於殺人誅心!

他這個臥底,做的相當不成功!

來到應天府一月有餘,如今卻連半分情報也沒有傳遞出去!

反而是被張三丰將信鴿吃的不剩幾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