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想好了!”

朱元璋笑看向群臣,“老十七提的內閣制,也該搬上日程了!”

“內閣總設七人!咱的首輔,自然是由李善長擔任!”

聽聞此言,李善長渾身顫抖,叩頭謝恩。

“臣,李善長,願為陛下,願為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行了!趕緊起來,咱知道你的忠心!”

群臣心中緊張,入主內閣,地位可就不是一般的高了!

那可是皇帝的近臣!

“其他內閣成員,就由殿閣大學士填補!”

老朱一句話,澆滅了不少官員的希望。

他們並不知道,朱權屢次告誡老朱。

內閣成員的官品不能太高,儘量不要讓六部擔任。

內閣與六部,形成既對立,又協作的模式,才能讓權力更好的執行。

職能上來看,內閣高於六部,六部需要執行內閣下發的任務。

品級上來看,六部尚書卻又高於內閣成員,這就是帝王心術,平衡之道。

“父皇,兒臣有事稟報。”

老朱處理完六部之事後,剛打算回到武英殿,就聽到朱標開口。

“咱的標兒有何事,儘管說出來!”

太子提議,眾人都豎起耳朵。

尤其是三位塞王。

父皇在,可能不會動他們。

可若是大哥繼位,會不會削藩,還是未知數。

感情上來講,他們從小一起長大,理應會忠心朱標。

從權術上看,歷來執行分封制的王朝,都遭遇過重大變故。

從周天子分封,歷經春秋戰國亂悠悠。

再到大漢分封,七國之亂曇花一現。

再到司馬篡魏,八王之亂五胡亂華。

一幕又一幕的悲劇,提醒著後來人,分封制的弊端。

“兒臣覺得,西平侯沐英,文武全才。”

“留在雲南偏僻之地,實在是可惜。”

“懇請父皇將西平侯留在朝廷,為國出力!”

此言一出,朝堂震動。

誰不知道西平侯跟太子的關係?

那就是沒有血緣的親兄弟!

沐英若是留在應天府,那簡直是讓太子如虎添翼!

老朱緊皺眉頭。

沐英的忠心和能力,他比任何人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