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回鄴城就不必如來時這般趕著了,於是從北平到鄴城大概六百多里,陳瞻一行人不用晚上趕路,晃晃悠悠地走了將近十天。

既然如此陳瞻也不準備再委屈自己騎馬,自然地使用了陳伯帶來的那輛馬車。

一開始陳瞻還有些新鮮勁,指望能看看古代的沿途風景。然而一路上大田,大林子實在是乏善可陳,看得多了也就乏味了。

於是陳瞻開始期待路上能遇到一些奇人,比如在野猛將啥的。

畢竟小說裡不都是這樣的嗎,男主行至荒野,忽見一隻吊睛白額大蟲,生死關頭有一猛士忽然殺出,救了主角狗命,然後主角展開王霸之氣,猛士納頭便拜……

然而走了兩天,陳瞻期待的絕世猛將沒見到,山賊倒是見了好幾波。

陳瞻第一次見到山賊的時候還頗為興奮,因為按照一般小說套路,如此條件下,他可能會觸發,“落草為寇的大俠”,“畏罪潛逃的頂級猛人”等支線劇情,於是決定等抓到領頭的之後親自審理這些人。

誰知山賊見陳瞻他們亮出弓|弩,武德充沛,立馬做鳥獸散。隨行的官軍一陣追殺,平均一個人都收穫了幾個人頭的軍功。

陳瞻對這些山賊的不專業程度大為震驚,瞬間失去了親自審問的興趣。

軍士審問了幾個活口,發現他們對於周邊山賊勢力一概不知,除了一堆奇怪的名號,啥都沒得到。

原來這次來的都是小股不明形勢的當地山賊,大部分是近年才落草的新興勢力,非常不專業。

這些山賊見陳瞻一行人有車有馬還押送了一批“貨物”,便以為是來了肥羊,於是便下來打劫一波。

而老牌山賊之所以能活到現在,便是因為他們善於審時度勢,看到有如此多馬匹的隊伍敢大搖大擺上路,便能猜到這支隊伍武德充沛。

如此談判一番,若是和平收一些過路費就收,若是對方拒絕,也沒必要上去觸黴頭,如此自己不會損兵折將,才能儲存實力在山裡佔據一席之地,所以自然不會不長眼地衝上來。

接下來幾日的行程都是如此無聊,於是陳瞻便縮回來自己的馬車。

這樣長途無聊地車程原本最適合用來補覺,然而這路況實在是太差了點,顛得陳瞻根本睡不著。

話說大雍朝的路況原先就不好,且這些年來軍費吃緊,皇帝連邊軍的軍費都拖欠,更沒錢修路。

所以即使是通往鄴城的道路,其實也是將近一百多年前修的。如今經過了七十年的風吹雨打,本就不好的路況雪上加霜……

在加上陳瞻弄不出橡膠來,這個時代的材料學也沒發展到足夠支援他找到製作彈簧的材料,所以只能忍著。

陳瞻沒有辦法只能往裡墊了幾床被褥,但是這一段路仍然是顛得他三魂出竅。

所以陳瞻乾脆神遊天外,查一查大雍朝近些年的資料,好制定之後的方案。

首先是朝廷以及各州郡的收支,反正以往的資料都是系統直接提供的,不存在大雍官方的資料造假問題,所以陳瞻完全不需要考慮資料的真實性問題。

資料來源可靠又實時更新的資料庫,這玩意兒就像加了一個遊戲面板一樣,若是用來查賬,豈不美哉!陳瞻如獲至寶,趕忙查了一下過去幾年大雍的財政情況。

然而沒過多久,陳瞻就笑不出來了。

在他看來現在大雍的財政狀況只能用扁鵲三連來描述了“沒救了,等死吧,告辭.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