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山賊攻略 第十四章 我們雙贏,只有大雍受傷(第1/2頁)
章節報錯
雖然一番測試下來,陳瞻對於系統的運作機制已經有了初步的猜想。
但是這一下就去了小兩千功德,將近三個月的小命說沒就沒了,要不是怕系統發現自己的企圖陳瞻都想撤單了。
現在的每一點功德對陳瞻來說都格外寶貴,所以第二天他就開始組織戰俘整飭農田,補種今年的秋糧。
今年遭了張猛之亂,廣川縣以及周邊幾個縣的農田都被破壞了,田裡的作物自然也就沒了,如今到了六月下旬,如果不趕緊補救,等到冬天肯定要凍餓死一批人。
所以陳瞻雖然很失望沒有買到生育期短的小麥,但是這個時間還來得及補種一茬小米,等到九十月份在入冬之前就能收一波能撐過冬天的糧食。
雖然工作量有點大,時間有點趕,但是這不是還有將近一萬的戰俘嗎?
這可是將近一萬的青壯,在種完廣川的地之後還能來得及把周邊縣的地也種了,今年張猛之亂殺了一批小豪強,中山郡的無主之地又多了一些。
反正壓榨戰俘,陳瞻是毫無心理負擔的,反正短時間內這對戰俘都得呆在廣川附近等待刺史的安排,不用白不用,免費的勞動力總不能浪費了。
至於之後是這撥人是拉去種冬小麥也好,拖去修路挖礦也好,還是充為軍卒,都不是陳瞻能決定的。不過那時候廣川已經撐過了最需要人手的階段,接下來的事情也不需要那麼多戰俘了。
如此又過了五天平靜的種田生活,等到第五天晚上,裴刺史的嘉獎終於到了,於此一同到來的還有安平郡都尉鄭信及其率領的大軍。
當天晚上鄭信就到了廣川,由於人困馬乏一路上又缺少補給,再加上晚上不方便作戰,所以鄭信打算在廣川歇一下,等第二天天明就一起整軍出發追擊張猛殘部。
對此李珩準備充分,很快就準備好了勞軍的伙食,鄭信軍在奔波了兩天多之後終於吃上了一次熱食。
鄭信也帶來的裴刺史的調令和嘉獎。這嘉獎令一開篇就算駢四儷六的一大段,大意就算張猛叛亂其心可誅滅,幸而國有幹臣云云,之後便是一些難懂的誇獎人的話。
然後便是大家最關心地封賞了。憑藉之前送過去的那堆人頭,李珩就被賞了五十金,並且暫代中山郡守,至於俘虜之類的其他功勞還需要求證,所以先把賞賜記下來,等此事過後一併結算上表天子。
暫代這事並不稀奇,這次張猛叛亂,魏郡太守也因此喪生,再加上張猛本人的中山太守,裴濟之前廢掉還在等下一任太守上任的樂平郡,廣平郡,如果不找人暫代太守,整個冀州多半要廢。
至於陳瞻的封賞,倒是比他預料的還要豐厚一些。裴濟雖然如預期一般沒有給他實職的任命,任命了他一個文學從事的清流官。但是超乎陳瞻預料的是,裴濟還十分大方地給了他今年的茂才名額。
文學從事是六百石的官職,清貴無實權,並不依賴治理之才,也不怕任命者捅出什麼漏子來,所以非常合適這種並不瞭解底細的世家子弟。
至於茂才,大雍和大漢一樣採用察舉制度,所以自然也有孝廉與茂才。孝廉就算字面意思,按照“四行”選取德行優異之人,出任郎官(備選官,不任實職)。而茂才即選取“茂才異等”之士,授予實職(一般為六百石,但是也有人直接跳到兩千石)。
當然現在已經相當於歷史上的漢末,所以“舉孝廉父別居”之說也比較常見,這個設定的選人標準什麼的已經不被嚴格地執行。
所以要說兩者有什麼不同,一言以蔽之,茂才舉薦者地位更高,名額更少,舉薦後出任的官職更高,應該算是更高階一些的孝廉。
不像孝廉郡級官員也可以舉薦,舉薦茂才的條件則要嚴苛得多,朝中除了三公等高位官員之外,每個州的刺史每年只有一個茂才的名額。
整個大雍十三州的刺史加上三公以及其他有資格的高位官員,一年給出去的名額不會超過三十,所以這茂才的名額是十分的珍貴。
當然這種按照地域劃分的名額,也如後世高考一般也有不同的難度模式。比如人口最多的豫州處於膏腴之地,人口眾多,屬於地獄難度。而涼州,幷州地廣人稀,屬於簡單模式。
陳瞻出生的南陽郡雖說是天下第一大郡,舉孝廉十分困難。但是考慮到南陽郡人口占到了荊州的將近一半,所以儘管南陽繁華,但所屬的荊州人口並不算頂尖,所以舉茂才的難度比冀州略低。
至於為什麼裴濟會給自己這個大好處,陳瞻猜測這可能是因為出了張猛之亂,裴濟覺得自己在任上幹不長,所以在卸任之前先把好處給出去,落一個好。
再春秋筆法一下,若是能顛倒因果,也許能還落得一個慧眼識人的美名。
再加上把一部分責任推到前任刺史的頭上,這件事就從清流黨同伐異手段酷烈,造成張猛造反,變成有識人之明,提前發現了張猛的陰謀,然後派人隱姓埋名過去調查,果然發現異樣,導致張猛魚死網破造反,整個事件的定性就從逼反良民變成清除閹黨遺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