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最好能讓李承拿到劉猛剩下的中山太守的位置,以後好繼續堅持他的政策,繼續造福一方。

所以儘管很累,現在也不能歇著。

廣川縣沒有縣丞,縣尉雖然是李承帶的人,但是他是軍功升上來的,雖然弓馬嫻熟,但是對於安民等一系列事宜並沒有經驗,這一些列後勤事務都理所當然地落到了陳瞻頭上。

以上幾件事中,除了聯署奏報以及撫卹傷亡籠絡人心這兩件事也不能越過李承,其他事情都可以幹起來。

戰時因陋就簡,陳瞻也不講究,只是尋到一處平整處便坐下,又尋了張紙用木板墊著開始簽發調令,安排各處事宜。

短短一段路到處都堆著敵軍的屍骸,陳瞻小心翼翼地不想沾上血跡,但是腳下血流成河,想要纖塵不染是不現實的。

陳瞻的鞋底被鮮血浸溼,素白的袍服下襬也被濺上了斑斑血跡,冰冷滑膩的觸感讓陳瞻心中惡寒。

他不禁自嘲自己的軟弱,今天間接直接死在自己手上的人也有幾千人了,可是這又能怎麼辦呢?

如果不拿起屠刀,今天城破之後死的就是自己了,以戰止戰,陳瞻並不後悔自己的行為。

這幾天陳瞻的辛苦和功勞士卒們都看在眼裡,他一路往外走著,沿途或坐或臥的鄉勇們,不管多疲累,都起身熱情的向他問好,畢恭畢敬的稱他為先生。

聽著人們由衷的讚譽,陳瞻心裡卻高興不起來……他知道這一仗並不算完美,而且之後面臨的幾戰肯定就沒那麼輕鬆了。

這一戰的交換比看起來非常的好,但陳瞻知道,這次的勝利是不可複製的。

李承軍幾乎所有的傷亡都發生在正面對敵,為工事修築爭取時間的時段中,若是單看正面對敵那段時間內的交換比,李承軍損是和劉猛軍差不多的的。

這次能打成這樣是因為李承軍是拒城而守,而且使用了超世代的熱武器,再加上劉猛軍是烏合之眾,所以最後才能成功滾雪球。

畢竟張在李承銜尾追殺那段時間裡,劉猛軍自己崩潰,慌亂逃竄中自己踩死,相互進攻而死的軍士都將近千人了。

打成這樣,已經充分證明了,己方軍隊也沒比劉猛強多少。

如果圍城的是精銳,只要撐過這波反攻不崩潰,收攏敗兵,繼續圍城。那靠人數也能堆死他們,而他陳瞻就得到地府裡去反思了。

所以他僅僅是在這次比爛上勝過劉猛,大雍朝的官軍也爛到根了,現在回想起來陳瞻也後怕得很。

而且你敢信官軍居然不如私兵,這次廣川縣有李承他們家的部曲做核心,普通士卒只會比廣川縣的兵馬更爛,所以任重道遠啊!

陳瞻心裡不好受,但是眼下要處理的事情很多,他一時半會無暇再思考這些。

陳曦將寫好的安排遞給身旁的傳令兵並朝著他安排到:“告知劉縣尉,請他整肅城內軍隊,沿途收攏俘虜,膽敢反抗殺無赦!俘虜直接實行軍管,但凡收降之後有任何搗亂者,殺!”

“命城內青壯民夫清理戰場,著人收斂我方戰死袍澤,整理猛賊丟棄軍械,猛賊屍首則集中堆放後以火焚之。”

“張貼告示,即刻起可在城東記功,將斬獲的猛賊首級一一登記,統一用石灰處理,以防生出疫病”

“來一隊人馬,隨典吏去劉猛軍大營,將斬獲登記造冊,等待府君分配。”

“運送重傷者至城南,輕傷者自行來城南,軍醫也在此安置。”

“慶功宴可以開始準備了,但是也不能完全放鬆,讓屯長安排人輪流放哨巡邏。”

……

安排完這一切,城中的民壯再一次被調動起來,混亂的局面漸漸穩定下來。

李承安撫了傷員回城便見各項事宜安排得井井有條,快到傍晚,軍營裡升起了炊煙,慶功宴似乎已經在準備之中了。

壓抑了許久的廣川軍民迫切地需要一場慶祝洗去過去一段時間內劉猛帶來的恐懼,城內洋溢著喜悅的氣氛,彷彿前幾日的緊張只是一場夢一樣,這個時候如果劉猛糾集部眾……

李承這樣想著,卻見隱蔽處巡邏計程車兵如常,不禁再在心裡感嘆起陳瞻的縝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