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方談完組建聯合艦隊的合作之後,陳輝又單獨約見了佛郎機使者,雙方就佛郎機人在帝紋島的存在展開了談判。

“安東諾夫先生!貴國在帝紋島的軍事存在嚴重影響了我國國民在爪哇海周邊的安全,為了避免兩國不必要的衝突,我國希望貴國能夠主動撤離帝紋島。”

“這不可能!帝紋島是王國的領土,貴國沒有任何權力要求我國離開帝紋島。”

“安東諾夫先生!你的表述並不準確,貴國並沒有完全佔據帝紋島,而是隻佔據了帝紋島東部一小片地區,帝紋島大片土地原本都是在紅毛夷管轄下。

我華夏擊敗紅毛夷後,理應繼承紅毛夷在南洋全部土地,之所以沒有派軍隊佔據帝紋島,主要是考慮與貴國的友好關係。

當年貴國在澳門的僑民為了幫助我國抵抗滿清的入侵是付出過犧牲的,這一點上我國一直銘記於心,我國有句古話叫做知恩圖報。

因此我國在對待貴國的時候一直都是區別對待,從未與貴國兵戎相見,即使貴國使用一些見不得光的手段竊據澳門那麼多年,我國也一直優容有加。

之所以這麼做就是希望能夠與貴國保持友好合作的關係,如今貴國在帝紋島的存在嚴重影響了我國百姓的正常生活,我國希望貴國能夠撤離該地,將該地還給本地百姓自治。

做為補償,我國可以幫助貴國在錫蘭島以西任選一地駐紮,若是這個方桉貴國不願意接受,也可以選擇經濟補償,我國願意出二十萬兩進行贖買。”

對於佛郎機來說,如今的帝紋島已經成了雞肋,原本佛郎機人看中這塊地方是因為帝紋島臨近香料群島,可是由於與紅毛夷以及之後的華夏競爭失敗,佛郎機人根本沒有機會到香料群島獲取香料。

佛郎機人想要採購香料還是要到滿剌加才有貨物銷售,眼瞅著一船船的香料從自己的眼前駛過,要說佛郎機人不眼饞那是假的。

然並卵,對於華夏人的強硬要求,佛郎機人也不敢違抗,畢竟自家人知道自家情況,嚇唬嚇唬土著小國、沒有開化的部落還行,可是想要與華夏這樣的大國對抗,佛郎機人可真心沒這個膽子。

面對著連年虧損的帝紋島殖民地,真應了那句是植物肉棄之有味的話了。對於陳輝提出的以二十萬兩銀幣的價格買斷帝紋島的領土權,這筆買賣怎麼看都不吃虧。

安東諾夫沉思了片刻便試探性地說道:“我們需要增加到二十五萬兩銀幣,同時希望貴國能夠在南亞次大陸幫助我國安置從帝紋島撤離的公民。”

“安東諾夫先生!你提出的兩個要求,本帥只能遺憾地告訴你只能選擇一個條件,這也就是貴國,我國上下對貴國都是充滿善意,若是換了其他國家,我國會直接派兵強行驅逐。”

安東諾夫知道陳輝說的是實話,當然能夠爬到一方大員的人,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他當然知道華夏對佛郎機友好,不是什麼所謂的感恩,而是佛郎機能夠為華夏的貨物開啟西方市場提供更好的幫助。

雖然說這一點上其他國家也能做到,但是最合適的國家恰好是自己國家,王國足夠小,國力足夠弱,又在海外有廣闊的殖民地。

也就是說華夏看上了王國有足夠大的市場消化華夏的貨物,畢竟華夏暢銷的貨物就那麼兩三種,其他的貨物一樣要與世界各國展開競爭。

不過安東諾夫包括王國上下其實並不在乎這些,能夠保持在東方足夠大的市場份額,才是王國生存的根本。只要王國對華夏足夠溫和,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王國肯定一直都是華夏最穩定的貿易伙伴。

“感謝華夏多年以來對王國的友誼,王國也視華夏為最好的貿易伙伴與朋友,甚至有可能的話,希望華夏國王能夠到我國進行訪問,阿方索(第六個阿方索)國王必定會熱情款待華夏國王。

我國願意以二十五兩華夏銀幣的價格向貴國轉讓帝紋島,以此表達我國對華夏的友誼。”

陳輝沒想到對於帝紋島的談判這麼順利,從孟買城搜刮來的財富足有幾百萬兩,拿出二十五萬兩買佛郎機一個態度,這筆買賣怎麼看都是雙贏。

只要華夏一直用利益吊著佛郎機,這個小國就一定會心甘情願地為華夏做帶路黨,成為華夏攻略西夷的前哨。若是將來紅毛夷足夠衰落,在紅毛夷身上也完全可以複製佛郎機的辦法。

這兩個小國一南一北,正好將約翰牛夾在中間,隨時都能對約翰牛形成遏制的手段。至於西夷大陸上,目前高盧人還是以陸地為主要目標,並沒有從陸權國家轉變為海權國家。

從高盧人殖民北亞美利加和馬達加斯加的態度就能看出端倪,他們還是本著開疆拓土的態度經營殖民地,以國家對殖民地大量投入,結果就是各個殖民地的產出與收益不成正比。

這樣的殖民方式難以持久,國家強盛的時候還能維持,一旦國家開始衰落,這些殖民地肯定會被搶奪。因此高盧人短期內不會成為華夏的對手,相反還能成為華夏攻略西夷的一個助力。

當然高盧國這樣有潛力的大國,華夏不可能像扶持佛郎機人這樣扶持他們,不僅不會扶持,還會在他們的北方給他們安排一個終極對手——開門放漢斯!

這些未來的佈局,並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看到收益的,這就是穿越者的優勢,擁有別人無法看到視角。

就在陳輝在孟買按照鄭經的要求縱橫捭闔與西夷各國頻繁簽訂各個條約的時候,在滿剌加坐鎮的鄭經收到了來自大陸的緊急情報,吳周在武昌大敗,已經全線退到洞庭湖以南。

原本做為吳周臨時都城的嶽州成了前線,吳週上下緊急遷都,將都城前往大後方的昆明。嶽州前線的指揮權交給了夏國相與馬寶。

吳周的緊急遷都讓吳軍上下本就不高計程車氣更加的低迷,這讓吳週上下的有識之士分外擔憂,雖然還保有西南半壁江山,但是卻絲毫看不到任何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