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惡性競爭(第2/2頁)
章節報錯
“官府託底,若是商人資金不足,急需出手手中的貨物,官府可以以低於指導價一成的價格收購,由官府慢慢出售。”
“大王!臣反對官府介入商業,制定規則者參與競爭會帶頭壞了規矩,前明官商勾結的教訓不可不防啊!”張煌言出言反對道。
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被張煌言駁了面子,鄭經的臉色能好看才怪了,壓著心裡的怒火問道:“蒼水先生有什麼好辦法嗎?”
“與其官府控制,不如讓商人自發組織商業行會,比如絲綢行會、瓷器行會、茶葉行會,出現問題的時候,行會之間互相拆借進行互助。
朝廷只要制定好規則,管好稅收,不讓商人惡性競爭就行,商人們也知道惡性競爭不好,只不過沒人引導,擔心血本無歸而已。”
“寡人看來這行會也不比官府好多少,一樣是被少數人利用,江南的那些行會哪個不是對百姓敲骨吸髓,與其強調官府的問題,不如多想想怎麼建立一套廉政高效的官員運轉體系。
大明的問題在於官員的管理失控,導致了官員無官不貪,官員的不作為又直接導致了稅收的不斷萎縮,大明的最大問題就出在了財政問題上。
財政問題不解決,其他的問題都是財政問題派生出的衍生問題,這也是寡人一直強調要組建大官府,要對國家事無鉅細的管起來。
最為關鍵的是打造一支專業的監督隊伍,明暗兩條線進行監督,再配合民間舉報,國家應該從上到下建立舉報通道。舉報屬實給予獎勵,舉報不實予以反坐。”
張煌言張了張嘴,還是將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下去,他本來想說,若是如此對官員監督,哪還有誰願意當官。可是一想到華夏全民教育的普及,願意當官的人多如牛毛,根本不可能出現自己所想的那種無人願意當官的情況。
普通黔首百姓能夠當個小吏,那也算是魚躍龍門,有的是人爭著搶著做。現在看來華夏王在剛開始推行義務教育的時候,就已經想好了今天的局面。
華夏如今的管理體系看似增加了管理成本,實際上並沒有增加多少成本,原本前明的那種官吏體系,表面上吃皇糧的不多,實際上那些不吃皇糧的幫閒對社會造成的傷害,遠比吃皇糧的官吏更大。
這些年張煌言在吏部當官,對華夏官吏體系進行了仔細的梳理,尤其是對華夏的官員考核體系仔細地進行了研究。
張煌言發現與大明考核地方官教化、稅收、治安、人口這些不同,華夏吏部對地方官的考核百姓的收入有沒有增加,兒童的入學率有多少,地方上做成了多少惠及民生的基礎設施。
這些考核更加的具體,根據朝廷與地方的稅收分賬,各個地方財政收入花到了什麼地方,這些花出去的錢給地方帶來哪些變化。
這種事地方官又不敢造假,因為地方官沒有收稅的權力,若是地方虛報地方的經濟,結果稅務部門的稅收沒有達成彙報的目標,只要一調查,就知道誰真誰假。
各個部門都有向下的直屬部門,這些部門就是各個部門在地方的分支機構,雖然地方官是各個地方官僚機構的上官,但是卻沒有直接的隸屬關係,各個機構的升遷罷黜並不受地方官左右。
因此地方上的知府、知縣的權力大減,遠不如前明正印官的威風。在華夏想要當官老爺無法在官場上混下去,若是整日坐在衙門裡不做事,用不了多久就會被御史臺的下屬機構彈劾,一旦調查屬實,輕則丟官,重則勞改。
就華夏這種官僚制度,想讓讀書人融入進去非常的困難,所以華夏王的計劃裡,從來沒有拉攏士紳的計劃。他寧願從零到一自己從黔首百姓當中培養官員,也不會與士紳妥協。
“大王!朝廷事無鉅細都要管,會不會讓百姓覺得管得太多,反而會讓百姓覺得朝廷約束太甚,失去了民心。”
“蒼水先生!你覺得百姓最在乎的是什麼?”
“那肯定是衣食住行!”
“既然百姓最在乎的是衣食住行,那朝廷就有義務讓這些為朝廷提供賦稅的百姓過上衣食住行無憂的好日子,而不是想著怎樣愚弄百姓,將百姓愚弄成愚夫愚婦。”
“這一點臣也贊同,確實應該推進教育,百姓只有廣泛的受到教育,才能明辨是非,不被有心人輕易扇動,這些年臣也算是看明白了,與其鉗制言論,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不如引導言論,讓百姓明白朝廷想要幹什麼,乾的這些事最後的結果是什麼。”
“蒼水先生算是說對了,宣傳工作就要從娃娃抓起,學堂裡教什麼,必須受到嚴格的稽核,防止一些別有用心之人夾帶進私貨,引導娃娃們的錯誤思想。
以後的宣傳工作非常重要,對內我們跟守舊計程車紳大戶爭奪話語權,對外我們要向整個世界宣傳我們的價值觀,讓世界都知道我華夏的價值觀,願意跟我們合作,甚至加入我華夏主導的宗藩體系。”
陳輝眼瞅著話題跑偏了,趕緊提醒道:“大王!這些吏治的問題還是留在內閣會議中再討論,眼下還是商議一下如何應對眼前的困局吧!”
陳輝的話提醒了與會的眾人,鄭經也是尷尬地笑笑道:“我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開會總喜歡跑題的?”
“好像從大王繼位之後,哪一次開會都會跑題!”林陛毫不留情地指出了這種壞習慣是鄭經帶出來的。
確實如此,有時候開會說這一個問題的時候,往往就會因為某一些事引申到另一個話題上,順便就將另一個原本不是會議主題的問題解決了。
眾臣都覺得這種會議模式挺好,便無人糾正,每一次開會都是議著議著就跑了題。陳輝的提醒將會議的議題拉回正題,鄭經對陳輝問道:“佛郎機與紅毛夷的代表到了嗎?”
陳輝點頭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