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力這裡的赫哲人部落百姓以捕魚為生,與天生善於種地的漢人並不發生衝突。在周全斌安排的翻譯與當地的部落百姓進行了友好的交易之後,雙方便達成了友好的協定。

漢人百姓不涉足赫哲人的捕魚行業,只在伯力墾殖種田,雙方之間可以自由交易互相需要的商品。

至於赫哲人的那點兒財富,周全斌根本就沒有放在眼裡,與他們的財富相比,海軍更能相中他們水中操船的本事。赫哲人是理想的海軍兵員,他們從小就是以水為生,每個人都練就了一身的好水性,以及駕駛獨木舟的本事。

只要透過了語言關,就能培養成合格的海軍兵員。當週全斌將赫哲人的特點講給謝鳳山之後,謝鳳山立刻就明白周全斌所講的意思是什麼。

只要從赫哲人的部落裡抽走一大批青年到海軍當兵,不管這些青年在軍隊學到多少東西,等到他們回到部落,就會成為部落的改革者。

只要華夏在與赫哲人的交往過程中,能夠平等對待這些部落百姓,在這些士兵的影響下,赫哲人就會成為華夏堅定的支持者。

這就是一個緩慢的融合過程,不能急於一時。謝鳳山為了向赫哲人展示華夏海軍的實力,特意在伯力停留了幾天,並且邀請赫哲百姓登上槳帆船參觀。

赫哲人哪裡見過這麼大的大船,一些赫哲百姓的年輕人在登上槳帆船後東瞅瞅、西看看,恨不得留在船上不下來。

看到赫哲人對槳帆船的喜愛,謝鳳山承諾幫他們建造一些更適合撒網打魚的船隻,一名赫哲人的老人問謝鳳山:“老爺!跟這艘大船一樣的大的船嗎?”

謝鳳山笑道:“大叔!這樣的大船太貴,而且也不適合在江河上捕魚,謝某會讓船廠給大家設計一款專門的捕魚漁船。

謝某也知道大家手裡沒有付給造船的工錢,這筆銀子華夏海軍可以為大家暫時先墊付,以後大家用魚獲支付漁船的造價。

當然諸位若是能夠撈上來東珠只要一顆就足以償付整條漁船,大家覺得這樣的條件怎麼樣?”

能夠被選上來參觀華夏軍艦的赫哲百姓都是部落裡最有身份的人,完全能夠理解謝永常話語中的善意,剛才問話的那個老人用充滿疑惑的語氣問道:“謝老爺!不知我赫哲部落有什麼值得漢人需要的東西,為何要對我部落如此讓利?”

聽完老人的話,謝鳳山微笑著說道:“因為我們是一家人,都是炎黃子孫,當年的九州大戰讓我們這些骨肉兄弟分離四處。最終因為距離形成了各自的生活習慣,變成了不同的族群。

可是大叔仔細想一想,我們除了說話的聲調不同,穿衣的習慣不同,留的髮型不同之外,還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若是我們都穿一樣的衣服,說一樣的話,我們能分出彼此嗎?”

老人總覺得謝鳳山的話有問題,可是又說不出問題出在什麼地方,這位謝老爺說的話也找不到什麼破綻。

既然赫哲人能夠臣服於女真人,同樣也能臣服於漢人,赫哲人的力量很小,誰也惹不起。

“謝老爺!我們臣服於漢人,漢人會保護我們不被其他部落欺負嗎?”

“身為華夏軍人,保護百姓不受欺辱是我輩軍人的職責,華夏的軍隊就是為了保護華夏百姓而存在,若是連自己的百姓都保護不住,我們這些軍隊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若是寧古塔將軍派人來徵收貢品,我們還給他們上貢嗎?”

謝鳳山不知道周全斌是怎麼跟寧古塔方面怎麼談的,便把目光看向周全斌。周全斌會意,接過話說道:“這位老哥!我華夏與滿清的寧古塔將軍轄區達成了協議,烏蘇里江以東是我華夏的轄區,只要大家不到烏蘇里江以西的區域活動,滿清就不會來向你們徵收貢品。”

老人略微一思索便明白了周全斌的意思,周全斌這是明白的告訴赫哲人,他們從今以後歸漢人管理了。

這個管轄權根本就沒有問過赫哲人,不管赫哲人是否願意,他們都成了漢人麾下的子民。

對於赫哲人來說,誰管理他們不重要,重要的是管理他們的人能不能給他們提供保護,這些被滿人稱為‘魚皮韃子’的部落百姓,依靠自己部落本身很難在群狼環伺中生存,他們只能不停的依附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