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興文皺著眉頭糾結了一會兒,抬頭說道:“臣能說實話嗎?”

“當然要說實話了,你我翁婿之間都不能說實話,寡人還能相信誰!”

“請王上屏退眾人,這件事不能外傳。”

鄭經也嚴肅起來,讓洪磊將屋內的服務與安保人員全部打發出去,就連洪磊也識趣地守在了門外幾步之外,保證裡面說話的聲音自己聽不到。

“岳父請說吧!”

“賢婿!歷代地方上的實力派控制一地為何能夠造反成功,那是因為這一個地方能夠滿足地方實力派所有需求。

若是一地各個方面都能實現自給自足,那麼假如有一天不受控制之後,地方實力派不用出地方就能滿足自己各個方面的需要。

這就給了地方能夠脫離國家控制的條件,因此臣建議,未來無論那個地方的產業都不能全面,各個地方形成互補,互相進行貿易,又能互相進行牽制,這才是政治上穩妥做法。

臣對廣東的思考就是,廣東人多地少,可是地理條件優越,只要政策不混蛋,遲早都能發展起來。

問題是一旦廣東發展起來,會不會瞧不起其他兄弟省份,覺得我廣東要是能夠單幹,國家就不會對我廣東抽稅太多。

國家應該對各個地方都有相應的牽制手段,不僅僅是官員的制衡,更應該讓各個地方沒有單獨發展的能力。”

老丈人的話鄭經認真聽進去了,這些話不是最親近的人是絕對不會如此直白的說出來的,一旦唐興文的這些話傳出去,必然會受到社會的口誅筆伐,成為他最大的政治汙點。

可是這些厚黑的政治手段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非常地重要,互相牽制、互相依賴的經濟結構才是國家最穩定的基石。

鄭經整整衣冠,一揖到地道:“岳父之言乃是金玉良言,是隻能做不能說的道理,小婿銘記於心,廣東的政務就拜託岳父了。”

“王上請放心,臣一定會將廣東打理好,讓廣東成為我華夏南國明珠。”

唐興文一番掏心窩子的黑話,已經真真切切地告訴鄭經,唐家人已經徹底的與鄭家綁在了一起,形成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

鄭經知道選擇老丈人做廣東巡撫是一個最正確的選擇,長遠來看,廣東要比承天府與瓊州有更大的發展潛力,畢竟廣東的地盤要比這兩地大得多,人口更是幾倍於兩地。

至於南洋各地,百年之內,鄭經不打算讓這些地方有任何像樣的工業,南洋最重要的工作是消除各種不和諧的聲音,以及推動對華夏的認同。

只有所有人都發自內心認為自己是華夏人之後,才能放心地在南洋發展工業。

單獨接見了唐興文之後,鄭經又將陸海軍的幾位都督長官召集到廣州開會,總結此次廣東攻略的得失。

首先發言的是陸軍中軍都督黃廷,老將軍知道延平王一直沒有提新塘之戰的責任,是為了顧全大局,保證戰事的穩定推進。

不過新塘之戰出現的指揮失誤必須要有人承擔責任,這個責任黃廷不想推卸給任何人。

“王上!臣請罪!臣指揮失措,致使兩千多官兵傷亡,其中直接陣亡的官兵就超過了一千人,在後來救助中,又有三百多官兵陸續陣亡。

此戰臣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願受軍法處置,絕無半句怨言。”

“這次戰役造成重大的傷亡,你黃華明確實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寡人一直想不明白的是當時你為何要讓炮兵留下步兵孤軍深入。

你可知道,我軍的訓練作戰體系是與炮兵結合在一起的,步兵與炮兵就像人的兩條腿,失去任何一條腿軍隊就會成為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