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大戰起(第1/2頁)
章節報錯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鄭氏在緊鑼密鼓地準備即將開始的大戰,遠在昆明的吳三桂也一邊應付著滿清移藩的催促,一邊密謀著起兵事宜。
在沒有與各個軍頭溝通好,吳三桂也不敢輕易做出決定,尤其是身在貴州的李本深等手握實權的軍頭。
終於在冬十一月各地的軍頭都是已經做好了溝通,在十八日這天,原本每天都在笑臉相迎,應付著折爾肯、傅達禮等撤藩欽差的吳三桂突然翻臉,下令將幾人抓捕。
不過這二人並不適合拿來祭旗,有一個更適合祭旗的人選,那就是在雲南無惡不作的朱國治。這位號稱天高三尺的雲南巡撫,百姓早就對他恨之入骨,在起兵之時拿他祭旗正合適。
在拿下折爾肯等人的同時,吳軍闖進巡撫衙門將朱國治抓到了吳三桂的翠湖別業。
到這個時候,朱國治還沒有看清形勢,五花大綁的朱國治看到正在欄杆下釣魚的吳三桂,破口大罵道:“吳三桂!本官可是朝廷欽封的雲南巡撫,沒有朝廷的旨意,你擅自將本官綁來你的別業,你這奸賊想要造反嗎?”
“朱國治!你死到臨頭了,還敢嘴硬!你也不出門打聽打聽,整個雲南的百姓恨不得對你食其肉、寢其皮,老夫這是為民除害。”
朱國治也不傻,自然是知道自己在雲南的名聲,更知道康熙將他安置到雲南是為了什麼,他的目的就是禍害雲南,不給吳三桂留一個穩固的後方。
經過自己的禍害,雲南百姓幾乎是家家赤貧,無不對他恨之入骨,現在被吳三桂擒下,肯定會拿他討好老百姓,自己無論求饒與否都難逃一死。
與其跪地求饒窩囊地死,還不如展現氣節,到時候傳回京城,皇帝也會善待自己的後人,不然以他的罪行,殺他十次都不嫌多。
無錯
“本官的功過是非自有朝廷定奪,還輪不到你這個藩王置喙,你做為穩固地方的藩王,有什麼資格管地方之事?”
“本王身為鎮守雲南的藩王,自當為民做主,等到時候押到百姓跟前的時候,本王希望你還能嘴硬。”
說完吳三桂揮手讓人將朱國治帶了下去,他發現再講吓去,自己就有可能被這狗官帶進溝裡,這些讀書人沒幾個好東西,只會逞口舌之快。
現在已經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隨著約定日期的到來,吳三桂於二十一日在昆明百姓面前誅殺雲南百姓恨之入骨的巡撫朱國治。
在百姓的叫好聲中釋出檄文,檄文自稱“原鎮守山海關總兵官,今奉旨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
羊稱擁立“先皇三太子”,興明討清,蓄髮,易衣冠,傳檄遠近,致書平南、靖南二藩及各地故舊將吏,並移會臺灣鄭經,邀約響應。
檄文一出迅速傳遍整個長江以南,駐守貴陽的雲貴總督甘文焜大驚失色,連忙命令貴州提督出兵雲南,進繳叛逆。
然而李本深本是高傑部將,常年跟隨吳三桂作戰,早就被吳三桂拉攏,哪裡還會聽從甘文焜的命令。
收到吳三桂檄文的巴蜀、廣西、福建等地聞風而動,紛紛舉起了反旗,一時間反旗半天下,這個時候的甘文焜逼迫女卷自殺後,選擇了向外逃跑。
可是跑到偏橋衛卻被守將江義堵住,這老狗因為自己的家族都在滿清控制的地盤,當下選擇了自殺,自此雲貴兩省已經盡落在吳三桂的手中。
穩定雲貴兩省這個大後方之後,吳三桂以王屏藩為主將自雲南北上直取巴蜀,與巴蜀舉旗響應的羅森、鄭蛟麟、吳之茂等將領匯合。
命馬寶東出貴州與貴州提督李本深匯合,借道廣西向廣東壓迫。吳三桂則親將大軍經貴州北上殺向湖廣。
各地紛紛舉起反叛大旗的訊息陸續傳進了滿清的政治中心,身在京城的滿清年輕康熙皇帝被這突如其來的糜爛局勢打蒙了。
康麻子做夢都不會想到,一個削藩會引起這麼大的動靜,整個南方除了江南之外,似乎已經是處處烽煙。
失魂落魄的康麻子像個在外面受了欺負找家長告狀的孩子,來到慈寧宮尋求滿清太皇太后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