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成年青壯兩萬多口,由於人口太少,租界採取的是全民皆兵的辦法,除了保持一個千總的常備力量之外,所有的青壯都必須無條件接受租界的徵召,接受租界的軍事訓練。

在戰時能夠快速組成軍隊,與敵人作戰。如今租界武器充足,就算馬打藍傾巢來攻也奈何不了我們。

就是人口太少,想要擴張有些困難。”

“關於移民的問題,寡人幫你們想想辦法,不過移民需要成本,這個成本可是需要你們自己來承擔。”

“只要有人口我們非常願意承擔移民的費用,王上每年能夠給我們輸送多少人口?”

“從明年開始,藩府每年會向你們提供一千戶左右的百姓,大概有四五千人的規模,當然你們也可以選擇全部是青壯的移民,不過移民成本會高一些。”

“選擇青壯不是不可以,可是你們想過沒有這些青壯成家的問題嗎?人是需要繁衍生息的,青壯只是一時之利,長久來看弊大於利。”

《天阿降臨》

“臣弟明白,不過眼下最要緊的是生存問題,若是不能快速增加實力,一旦與馬打藍髮生大規模的摩擦,沒有足夠的青壯,臣弟的處境很危險。

至於成家的問題,只要實力足夠,成家的問題並不是很難解決的問題。”

“你能夠明白這件事的嚴重性就行,寡人說過不會干涉你們的內政,說到做到。不過寡人還是要提醒你們,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抓緊,不管他們的母親是移民還是土人女子,都要讓他們知道他們是炎黃子孫。”

“說起教育問題,確實需要王兄的援助,能夠移民的沒有幾個有學問的,想要找出足夠教書的人才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鄭經想了一下,也確實如此,願意出海移民的哪有什麼讀書人,讀書人在家鄉好歹也能混口飯吃,何必冒著葬身大海的風險出海討生活。

“關於教育問題,你們可以挑選優秀子弟到承天府或者瓊州府師範學堂留學,這兩個地方的學堂是專門培養教師的學堂,等到這些留學生回到爪哇,就會給你們搭建起全民教育體系。

教育體系搭建起來,孩子們教育也就能夠成體系化,教育體系化是全民教育的基礎,辦好教育的好處不止是眼前利益,更是百年大計。”

華夏百姓自古重視教育,視教育為跨越龍門的機會,若是能夠有機會讀書,只要百姓能夠供養的起,沒有哪個百姓拒絕教育的誘惑。

鄭聰對鄭經提出的教育問題非常認同,可是他卻不知道自己兄長的險惡用心,透過留學生教育,慢慢的就算鄭聰帶領移民統一了爪哇,建立起獨立的王國。

因為整個國家的高層都是接受了鄭氏教育的精英,這些精英從骨子裡就會親近鄭氏,或者說是將來鄭氏代表的華夏。

這種文化滲透才是入侵的最高境界,將來所有周邊的小國,最高層必須要有在華夏留學的經歷,透過這種方式運作,華夏就能將周邊的小國全部擰成一股繩。

華夏做為世界的一極,可以帶領這些小國一起對抗約翰牛與高盧國所代表的西方,當然還有一個天方是華夏與西方的中間地帶。

在談到軍事問題的時候,鄭聰告訴鄭經,馬打藍國將紅毛夷建設的巴達維亞城拆除了,理由是這是異教徒建設的城堡,不符合他們的神的教旨。

鄭經聽完真是有些無語,這些土人的腦回路真是清奇,如此堅固的防禦工事竟然被自己人給毀了,就算是天方人拿下君士但丁堡也沒有將君士但丁堡的軍事堡壘拆除啊!

不過這倒是省了鄭聰在與土人發生衝突的時候必須打一場攻堅戰,以華夏百姓的勤勞,擴張就是早晚的事,一旦擴張到土人忍無可忍的時候,鄭聰與土人的戰爭就會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