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戰爭打起來之後,鄭氏的人才庫就會地盤的擴大逐漸擴大,當這些地盤上的人才與鄭氏原本的人才融合之後,才是鄭氏統一天下的開始。

雖然說鄭省英提到的建議是經濟問題,不過也符合鄭軍的軍事目標,鄭軍的目標就是拿下華夏大陸所有的沿海地區。

在鄭省英的提議過後,鄭經拿起木杆指著地圖大聲說道:“當我軍拿下整個廣東之後,所有進入廣東的軍隊就地防守,同時在潮州做好準備。

一旦耿精忠扛不住滿清的進攻選擇投降時,大軍立刻進入漳州府。同時駐守承天府的海陸兩軍也會在第一時間從思明登陸泉州,從馬祖登陸福州。

這是我軍的第一階段目標,當第一階段進行的同時,我海軍將北上拿下定海,直接扼控整個浙江的出海口,同時還要分兵拿下崇明島,扼控長江口,不給滿清任何出海的機會。”

說著鄭經拿著木杆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弧形繼續說道:“我軍第一步的戰略目標就到此為止,寡人相信由於有我們的牽制,吳三桂應該會很快拿下湖廣,雙方之間很有可能在岳陽或者武昌進行對峙。

在雙方調兵遣將準備下一次大戰的時候,我們接下來也要暫時停止行動,掌控好我們得到的地盤,為接下來的第二步戰略行動做好準備。”

“臣等領命!”

眾文武都知道,這第一步戰略目標雖然很重要,更重要的卻是第二步戰略目標,透過第一步戰略目標的迷惑讓滿清誤以為鄭軍的目標就是控制閩浙與兩廣。

只有達成這個戰略欺騙,讓滿清誤以為鄭軍吃下這些地盤以後停下來是忙著消化達成的戰果,這樣他們才會集中精力對付吳三桂。

隨著滿清的兵力都集中在江南與鄭軍對峙,湖廣與吳軍對峙,還有大部的兵力在西北與王輔臣拉鋸,北方就會極度空虛,這個時候鄭軍突如其來對北方的打擊,一定會將滿清打蒙。

當滿清發現自己的退路被鄭軍掐斷之後,又被兵臨城下,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兩條路,第一條是堅守京城固守待援。

第二條是與鄭軍談判,與鄭軍達成城下之盟,至於棄城逃跑,只要滿清上下還有腦子就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這時一直沒有說話的刑官蔡政忽然出班跪地叩首道:“王上!是時候稱王了!”

蔡政的話一出口,整個大殿瞬間安靜了下來,別看大家都稱延平王為王上,可是大家心裡都明白只要鄭氏還扛著延平王這個名頭,就永遠擺脫不了明臣這個羈絆。

當然鄭氏上下只要不要臉,也不在意世人的風評,大可以明目張膽的立國改制,可是這樣一來鄭氏的名聲就徹底的臭了。

就算是跟滿清對罵起來,也沒有任何的優勢,人家滿清還能粉飾個江山是從闖賊手中得來的,而鄭經一個貳臣的名頭可就背到身上了。

蔡政做為鄭氏多年的老臣難道不知道這裡面的政治風險嗎?他當然知道,可是他卻選擇這個時候提了出來,這就是在站隊了。

鄭經知道自己在呂宋澗裡說過的話傳到了承天府,一些心思靈巧之輩都開始琢磨鄭經說這些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鄭經看了一眼蔡政故意裝作不悅地說道:“拱樞!今天我們是在議軍事計劃,這些不相干的話就不要提了。”

蔡政抬頭態度堅定地說道:“老臣已經沒有幾天的活頭了,就想在活著的時候看到王上稱王,而且稱王也有稱王的好處。

王上稱王之後就可以大封群臣,在戰爭開始之前能夠極大的提升士氣,同時也能明白的告訴鄭氏上下,他們是在為王上作戰,而不是為大明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