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軍在澗裡的行動自然難逃馬尼拉城牆上守軍的眼睛,當士兵詢問是否對澗裡的鄭軍發起炮擊的時候,卻被守城的軍官拒絕了。

正面的戰鬥已經被鄭軍打得節節敗退,若是自己再主動開闢第二戰場,司令官可沒有兵力支援自己。

只要鄭軍不主動發起進攻,他寧願在城牆上這麼苟著,除非上峰給他發動進攻的命令。

鄭軍在澗裡搜尋了一天, 找到的活人沒有幾個,大多數都是被男人藏起來的婦女和孩子,男人與老人在危難來臨的時候,大多數都選擇用自己的犧牲掩護家小安全。

面對著澗裡華夏移民聚居地地獄般的景象,手下的將領紛紛向謝永常請命,從澗裡方向進攻馬尼拉城。

謝永常也是憤怒之極, 他的任務並沒有攻城這一項, 繞到馬尼拉南邊的建立一方面是為了搜尋華夏移民,另一方面是堵截可能從南方逃跑的西夷。

從澗裡向南不遠就有一個大湖, 繞過大湖不遠處就到了大海的另一邊。這裡也有一個華夏移民的聚居地,也有一個華夏人非常熟悉的名字——八打雁。

謝永常聽著手下兄弟的請戰,也很心動,可是他還是忍住了。他手裡的兩個鎮火炮全是陸軍野戰速射炮,主要針對的是人員打擊,對於堅固的城防小炮彈打上去跟撓癢癢差不多。

當然若是強攻,也不是不可以,用火炮進行炮火掩護,然後爆破組直接埋棺材炸城。可是延平王這一次攻打馬尼拉之前就下達了不準用棺材炸城這種辦法進攻馬尼拉,可以說是已經將最便捷的進攻方法給限制住了。

謝永常等高階將領都明白延平王的意思,在面對呂宋這樣並不是很強大的敵人,都要使用鄭軍最核心的棺材炸城方法進攻,將領們以後遇到困難第一想法就是棺材炸城。

這會嚴重影響將領的指揮能力,指揮不靈活就會導致戰術呆板教條,這是一個積極進取的軍隊的大忌。

謝永常還是強忍著怒火, 壓制住了手下的請戰,一方面做好對城牆的防禦, 另一方面繼續擴大搜尋範圍, 救援更多的華夏移民。

視線再次回到小院子,婦人等了好長時間,也不見自家男人來將自己接出去,婦人有點著急,娘倆個已經在地窖裡待了一天多的時間,事發突然地窖裡並沒有儲備食物,只帶著從家裡吃剩下的食物。

這點兒食物已經吃完,婦人還能堅持著,可是孩子卻無法堅持,婦人的奶水早已無法滿足一個兩歲孩子的消耗,不管外面有多危險,她都要嘗試著出去尋找食物。

藉助著地窖處透進來的微弱光線,婦人判斷出此時已經天黑,趁著現在天黑,她必須要出去尋找一些食物。

這就是母愛的偉大,為了自己的孩子母親寧願犧牲自己的生命,婦人在地窖裡將孩子哄睡著, 悄悄地掀開了地窖的入口。

婦人謹慎地將地窖的蓋子頂開,探出頭來四處觀望,原本來到院子的人已經消失不見。婦人小心地爬出地窖,輕輕地將地窖的入口偽裝好。

手裡握著一把男人留給他的匕首,矮著身子一點點兒地向外移動,然而面對鄭軍重點防控的院子,院子的一舉一動都在鄭軍的監視之下。

婦人從地窖裡走出來的那一刻,就已經被鄭軍的暗哨發現,不過鄭軍的暗哨並沒有驚動婦人,而是任由她一點點兒地離開院子。

然而已經被多次洗劫的村子,哪裡還能找到食物,最有可能找到食物的地方就是鄭軍的營地。婦人在村子裡各個院子裡搜尋了好久都沒有找到任何能夠食用的食物。

婦人將目光看向了不遠處的軍營,她在白天的時候可是清晰地聽到了華夏人的聲音,只要能夠換取食物,就算是把自己的身體交出去又能如何!

婦人鼓足了勇氣向著軍營的有火光的地方地方大步走去,這一刻她堅定了決心,只要能夠得到食物,讓她做什麼都行。

對於婦人直奔軍營方向的舉動,暗中的哨兵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只希望執勤的哨兵不要將這個倖存者當成敵人,遠距離擊殺掉。

好在婦人沒有直挺挺地衝擊營地,在離著營地門口百步左右的距離上停住了腳步,在崗哨反應過來之前雙膝跪地大聲喊道:“我要食物!”

婦人的聲音在夜晚的穿透力很強,在夜空中傳出很遠的距離,哨兵趕緊大聲制止道:“軍營重地,不得大聲喊叫。”

婦人再次聽到了熟悉熟悉的聲音,她的心裡一下子就安定了不少,她聽懂了哨兵的話,趕緊閉上了嘴巴。

過來兩名持槍的哨兵將婦人押進大營,士兵們沒有多少與婦人打交道的經驗,進行了簡單的訊問。

婦人沒有說實話,只說自己是在白皮西夷抓人的時候偷偷躲起來,肚子實在餓的不行,想出來找點兒吃食。

只要能夠她食物,讓她做什麼都行,說著就要解自己的衣襟,負責值哨的隊官趕緊阻止了婦人進一步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