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軍海軍與呂宋海軍開始在相距不到五海里的距離上快速接近,隨著距離的拉近,鄭軍艦隊以‘萬年艦’為中心,圍繞著‘萬年艦’向呂宋艦隊展開遠端炮擊。

而呂宋艦隊知道自己的火炮對上鄭軍沒有優勢,他們最想做的就是利用自身的優勢,靠上鄭軍的二級艦,進行接舷戰。

趁著炮臺對鄭軍海軍的牽制, 在炮臺的掩護下,只要拿下鄭軍的旗艦,勝負的天平就會向著呂宋艦隊傾斜。

然而鄭軍又怎麼會如呂宋艦隊的願,鄭軍起家可就是靠的跳蕩作戰和火攻,怎麼可能不防著敵人的跳蕩作戰與火攻。

二十艘小夾板船最大的作用就是保證大艦不受近戰威脅,這些小型戰艦上都裝備有引火物資,在萬不得已的時候,這些小型戰艦就會化身縱火船。

鬥牛國不愧是老牌海軍強國,在雙方接近的過程中,儘管戰艦數量少於鄭軍海軍,火炮的口徑也小於鄭軍,卻依然率先打出了命中。

在第三輪炮擊中,‘天興艦’就被紅毛夷的一發十八磅炮彈狠狠地砸在了船艏,頓時打得木屑飛濺,幾個負責操縱艦艏炮計程車兵,被飛濺的木屑扎傷,頓時血流如注。

鬥牛國的戰術目標非常明顯,那就是集火攻擊鄭軍的‘天興艦’,‘天興艦’上計程車兵一看自己的戰友負傷,頓時氣憤異常,紛紛加快了裝填的速度。

船上的紅毛夷顧問對鬥牛國人也沒有任何好感,對於有能夠痛揍鬥牛國的機會,紅毛夷也毫不吝嗇自己的作戰技巧。

一些原本藏著掖著的作戰技巧也在戰鬥中展露出來, 這讓鄭軍上下受益匪淺。

很快鄭軍的炮彈也落到了鬥牛國艦隊的戰艦上, 首先中彈的是一艘前出的槳帆船,一發十八磅鐵彈從船頭的甲板上方砸中了槳帆船的上層建築。

呼嘯而來的炮彈讓船上的木製建築如同紙湖的一般,被砸的七零八落,木屑四處紛飛,擊中了一些正在奮力搖槳的水手。

直到炮彈的勢能用盡,才滾落到船艙的正中位置,差點砸倒了盛放火藥的火藥桶。炮彈落在甲板以上的位置,與落在船舷上的殺傷力不可同日而語。

洪暄如同標槍一樣站在‘天興艦’的船頭舉著望遠鏡認真的觀察著戰場的態勢,剛才突如其來的那一發砸在船艏的炮彈,若不是侍衛拼死保護,估計洪暄就會成為鄭氏在呂宋之戰第一個傷亡的高階將領。

侍衛與屬下希望他退到安全的位置進行指揮,被洪暄拒絕了,這是他第一次獨立指揮如此大戰,洪暄非常希望自己能夠在這場大戰中證明自己的指揮能力。

再沒有在一場大戰中殲滅敵人全部艦隊更能證明自己的指揮能力,洪暄很有自知之名,論眼光與思維,他比不上林陛,論武勇他比不過陳輝。

他的目標是林鳳,林鳳海盜出身,在鄭氏軍中是絕對的老資格,可是林鳳有一個最大的短板,那就是年齡大了, 用不了幾年, 延平王就得考慮將林鳳調回承天府養老。

若是自己表現出色,完全可以與陳澤爭奪第三艦隊長官這個位置,至於蔡翼洪暄根本就沒有考慮,蔡翼與林鳳是一樣的情況,那就是年齡已經偏大。

洪暄已經完全清楚鬥牛國海軍的戰術目標,鬥牛國的最大目標就是拿下鄭軍的‘天興艦’,雖然鬥牛國沒有聽過擒賊先擒王這句話,但是不代表他們不懂這句話的道理。

隨著雙方的戰艦的距離拉近,洪暄大聲命令道:“左滿舵!”

隨著命令的傳達,鄭軍打頭的‘天興艦’在大海中突然向左轉舵,在海面上劃出了一個漂亮的弧線,留下一片航跡旋渦。

‘天興艦’在這種劇烈的轉向動作中,發出了令人牙酸的‘嘎吱吱’的聲響,似乎下一秒就會散架。

緊跟著‘天興艦’的其他鄭軍戰艦也在下一刻進行轉向,這時候,鄭軍艦隊所有戰艦的側舷都對準了鬥牛國艦隊。

密集的側舷炮火向著鬥牛國艦隊砸了過來,反應慢了一步的鬥牛國艦隊趕緊進行機動規避,躲避來自鄭軍的炮彈攻擊。

即使如此,這樣突如其來的炮擊還是將一艘蓋倫船與一艘槳帆船送進了海底。反應過來的海軍指揮官,不敢與佔據優勢的鄭軍海軍進行側舷對轟,只能選擇轉舵後撤。

站在船頭上看著鬥牛國艦隊向著相反的方向轉舵,洪暄笑了,隨即大聲命令道:“堵住西夷返回馬尼拉灣的航道,將敵艦向林帥艦隊方向逼迫。”

對於鄭軍來說只要敵艦隊不能龜縮回軍港,將其圍殲就是一個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