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將軍!若是我們在登陸修築炮臺的時候被西夷的陸軍進攻怎麼辦?”洪暄問道。

“咱巴不得他們主動出來跟咱打野戰呢,我們的新式火銃的射程與精度遠勝於西夷,只要西夷敢於出來野戰,我們正好將其一網打盡,省的在攻城的時候給我們製造麻煩。”

“觀光這個主意好!我們多攜帶重炮至少要有五十門,這五十門重炮,運上陸地之後將不再運走,以後就做為馬尼拉灣的陸地炮臺與小島一起守護馬尼拉灣。”

鄭經第一時間就認可了劉國軒的這個辦法,劉國軒是陸戰思維,首先看到的是如何在地圖上找到對己方有利的位置。

這種作戰方式必須建立在己方有著優勢的後方,不用擔心自己的後路被斷絕,這一點上正好鄭軍在家門口作戰,佔有絕對的地利優勢。

而鬥牛國對於殖民地的理解就是能夠給王室與貴族帶來財富的地方,對殖民地並不願意下力氣經營,各個殖民地都是放任自流,貪汙腐敗橫行。

以至於西方主要列強中鬥牛國經營殖民地的能力最差勁,比起後來居上的約翰牛與高盧雞差了好大一截。

不過鬥牛國的腐敗正好給了鄭氏進攻的機會,讓鄭氏的進攻能夠將損失儘量降到最低。

在拿下馬尼拉灣小島炮臺的過程中若是鬥牛國的海陸軍出現,正好藉機一併消滅掉,若是鬥牛國龜縮在馬尼拉城不與鄭軍正面交戰,那就直接向內推進。

憑著鄭軍海陸兩軍的絕對優勢,只要拿掉了威脅最大的炮臺之後,最後的難啃的骨頭就只剩下馬尼拉城。

對於駐守馬尼拉的海軍,無論怎樣掙扎,在絕對優勢下要麼選擇投降,要麼選擇沉沒。對於對陸作戰與攻城,鄭氏已經找到了一條在這個時代最先進的進攻方式。

當然作戰計劃並不等與實戰,在進行作戰計劃設定的時候要留有餘量,比如在作戰計劃中海軍在沒有徹底消除鬥牛國海軍的時候,絕對不會將陸軍送到馬尼拉城下。

經過連續幾日的推演,一份完整的作戰計劃做了出來,此次對呂宋作戰海軍出動第一艦隊主力,共計八十二艘戰艦。黃安的後勤商業艦隊負責運送後續的補給以及陸軍部隊。

為了確保攻擊順利,五軍都督各軍主官分別率領兩個鎮出戰,再加上隨鄭經出動的侍衛親軍,以及這一次特意調動的黑番鬼軍,共計兩萬六千三百人馬。

可以說這一次的出兵,以及動用了鄭氏能夠動用的所有力量。

一切準備就緒,鄭軍在永曆二十一年的臘月初九誓師出兵,出兵的理由是現成的,那就是西夷在呂宋屠殺華夏子民,身為華夏子民的守護者,鄭軍對於華夏子民的保護責無旁貸。

只要扛起民族大義,打起保護百姓的旗號,這場戰爭在鄭軍的宣傳下就是一場正義的戰爭。

龐大的艦隊在領航員的引領下,經過兩天兩夜的時間渡過巴士海峽,找到了呂宋島北方的陸地。沿著陸地邊緣海一路南下,又經過了兩天的時間艦隊來到了馬尼拉灣入口的外圍。

對於突然到來的龐大艦隊,可把守護炮臺的鬥牛國士兵嚇壞了,當他們看到鄭軍軍艦上飄揚的漢字旗幟之後,立刻明白了這是來自鄭氏的軍隊。

在這片海域裡,能夠出動這麼大的艦隊的勢力只能是鄭氏,儘管心中無比的恐懼,守軍還是派出小船打著白旗向鄭軍交涉。

鄭軍讓士兵將人拉上林陛的旗艦‘天興艦’,這個鬥牛國的使者能夠說一些簡單的中文對話,而且是鄭軍能夠聽懂的潮州口音。

這個傢伙一見到鄭經便開口質問道:“尊敬的中國將軍,貴軍如此規模的艦隊在沒有提前通知我方的情況下就靠近我國領土,這是非常不友好的行為。”

鄭經沒有搭理他,將交涉的權力交給了跟隨在身邊的洪磊。洪磊跟隨鄭經一年多了,對於自己這個王上是什麼性格非常清楚。

王上最看不慣這些白皮本來是強盜,還要擺出一副彬彬有禮的樣子,今天若不是鄭軍大軍壓境,而是一兩艘鄭軍的小船靠近這裡,這些白皮會毫不猶豫地開炮進攻。

“我華夏禮儀之邦,對於朋友以禮相待,對於敵人我國不介意施以干戈,不知貴國是願意做我華夏的朋友還是做我華夏的敵人?”

“我國當然願意與貴國友好相處,雙方之間一直也在進行友好的貿易往來,這是王國一貫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