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點就是這個時代的大匠對技術的傳承是依靠著口口相傳,由於不識字,很難留下文字的記錄,而那些讀書人又不屑於從事造船這種賤業。

這就導致了華夏的造船,很難進行系統的發展,這也是華夏造船漸漸落後於西方的一個重要原因。

頂層的精英根本就不注重這些技藝的整理與傳承,這也是鄭經不顧鄭氏上下反對也要開啟全民義務教育的原因。

短期內還能憑藉著自己後世記憶裡的那點兒淺薄的知識拉近與西方的距離,可是在長遠的發展上來看,一套系統的學術傳承理論才是一個國家的命脈。

套用一句後世說爛了的話,那就是教育是最低成本的國防。

這個時代東西方基本上都是一樣的採用精英教育模式培養人才,只不過東方的教育更偏重於哲學理論和道德修養的教育。

而西方在文藝復興、思想解放後,開始了類似於華夏春秋時代的百家爭鳴,各種學術思想層出不窮,人文、科技也是在這個時代開始漸漸形成了系統性的理論知識。

這是東西方後來拉開差距的最大原因,東方人智慧太高,太早的開啟了智慧之門,百家爭鳴之後,智慧點全部點在了權謀上,實用之學只能淪為權謀的工具,成了等而下之的雜學。

鄭經從後世穿越而來,他非常清楚這些基礎學科的發展才是社會進步的基石,義務教育不但能夠流水線一般地提供各個行業最基礎的人才,同時也能從最優秀的人才中選拔出各個行業的頂尖人才。

在造船廠,所有的工匠現在都要利用休息的時間識字,識字率是各個崗位晉升的一個標準,尤其是剛剛進入船廠的年輕人更是重點關注的物件。

所有青年進入船廠,每天都要進行識字培訓,叄個月後的考核如果不能達標,將會被安置最邊緣的崗位,拿最低的薪水。

在承天府能夠拿到高薪,受到百姓羨慕的幾個工廠分別是造船廠、槍炮廠、火藥廠、鋼鐵廠。

這幾家工廠被稱為鄭氏四大廠,都是延平王府的公有產業,只要能夠進入這些工廠工作,就等於端上了鐵飯碗。

不但薪水高,待遇好,而且還是官身,在安平城消費的主力就是這些工廠職工以及他們的家屬。

誰家的小子要是能進這幾個工廠,馬上就會有媒婆前來提親,這意味著只要小夥子認真工作,一年之後就能拿到一級工的職稱。

這個職稱是正式工的標準待遇,月薪二兩,還管一日叄餐,每年還會發兩身新衣服。這樣的待遇可以說二兩銀子一文錢都不用花,都能留給家裡過日子。

更關鍵的是,只要是進入四大廠的職工,其家屬工廠都會給安排工作。

都是普通百姓移民來到承天府,早就打破了宗族體系。男女大防在鄭氏工業化的推動下,也漸漸的出現了鬆動。

四大廠都辦有託兒所和幼稚園,兩口子都上班的工人早上上班的時候將孩子送到託兒所,晚上下班的時候再接回家。

託兒所裡還負責教孩子認字,這樣的新鮮的模式很快便在四大廠風靡起來,雙職工家庭可以放心地將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雖然讓女人進工廠遭到了不少守舊者的抨擊,認為這是禮崩樂壞,婦人不守婦道,但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這些衛道士的指責就像是臭屁一樣,除了能夠帶來一股惡臭之外,根本就阻止不了婦人進入工廠的熱情。

同時四大廠還制定了職業技能等級工制度,每年都會按照規定的要求對全部職工進行職業技能考核。

一旦有職工透過考核升上一級,所帶來的不僅僅是薪水的上漲,待遇的提高,更關鍵的是社會地位的提高。

只要升為二級工,就能擔任班組長,成為工廠最基層的管理者,若是能夠達到叄級工的標準,那恭喜你,你已經成功躋身為官身,工官衙門會給你發放從九品衣冠,你一躍就成為了官身。

職業技能最高等級是八級,這個級別被稱為超級大匠,考核要求是超級大匠能夠獨立開發出新的產品,包括從繪圖到製造的整個流程要全部掌握。

這個級別已經不是普通工匠所能夠達到的境界,必須要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同時還要具備超越同行動手能力。

一旦達到這個級別,就會被授予榮譽工官職位,享受超過工官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