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推銷(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雙方協議達成之後,鄭經帶領大隊人馬返回瓊州,留下何斌與陳輝在安南鴻基做基地建設的準備工作。
陳輝是新上任的水師瓊州府長官,今後他的防區除了瓊州府,還多了一個鴻基基地,何斌則帶領著工匠在基地周圍進行煤礦勘探。
儘管延平王說這裡一定有一個大煤礦,不過何斌還是要親自帶人進行勘探過後才能放心。
讓何斌沒想到的是他帶著工匠第一天出去勘探, 就發現了煤礦的痕跡,一些煤層已經被雨水沖刷露出的煤礦的真容。
《重生之搏浪大時代》
當地的安南百姓似並不喜歡煤炭,何斌查訪了一些農戶,發現附近的百姓竟然沒有人使用煤炭生火。
何斌只能認為當地百姓並不缺少燃料,煤炭對他們來說並沒有多大的用處。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當地的百姓早就知道這些黑色的石頭能夠燃燒,卻沒有人敢於使用這種黑石頭。
只因燒這種黑石頭容易死人,當地百姓就覺得這種黑石頭是有毒的, 即使是再缺少柴火也沒有敢於嘗試用煤炭生火。
這種情況不單單在安南發生, 就是華夏大地,也多有發生,在人類沒有有效使用排煙系統之前,一氧化碳中毒就是使用煤炭的最大阻力。
當然這個時代的百姓並不知道什麼叫做一氧化碳,他們給這種毒氣起了一個接地氣的名字,叫做炭毒。
安南鴻基煤炭所產的優質無煙煤,更是難以發現炭毒,所以說當地百姓中招的很多,以至於讓百姓看到黑石頭,避之如瘟神。
當地百姓聽說鄭氏要開採這種能夠燒火的黑石頭,都紛紛嘲笑鄭氏,覺得這是在招災禍到自己家裡。
正因為是沒有人要的黑石頭,鄭氏的開採並沒有受到多大的阻力,礦山的土地很快就買了下來, 並在當地百姓中僱傭勞工進行採掘。
對於鄭氏的採掘, 當地官府在收到鄭氏的厚禮之後, 只是象徵性的收了一點賦稅, 便給鄭氏開具了地契。
安南百姓更是難以抵擋鄭氏開出來的相對高薪, 鄭氏給安南百姓開出的條件是一個月給銀半兩,管一日兩餐,每日為煤礦工作六個時辰,一月有一天休沐時間。
這個年代,一天管兩餐要比每月開出半兩銀子更有誘惑,普通百姓無論是華夏還是安南,亦或是西方都吃不飽。
每天能吃飽飯對於百姓來說那就是天堂一般的生活,至於,挖煤造成的粉塵汙染,塵肺病。那是什麼玩意,老百姓根本不會理睬。
當然鄭氏還是處於人文關懷,為每一個工作的曠工發放了口罩,並強制所有曠工在工作中必須戴上口罩工作。
很快,兩個月的時間過去了,第一船焦炭從鴻基港起航運往昌化,何斌也跟隨著運輸船返回昌化,有了焦炭的穩定供應, 昌化的鍊鐵事業終於可以開始進行。
在何斌組織工匠轟轟烈烈地大鍊鋼鐵的時候, 陳永華帶著鄭氏準備出售給吳軍的商品樣品,駕著一艘小船在十名侍衛的護衛下,再次進入到雲南境內。
這一次陳永華沒有去昆明,而是就停留在梨花驛等待夏國相的到來。
在永曆十九年底的時候,夏國相才不緊不慢地來到梨花驛與陳永華見面。
兩人再次見面夏國相連連道歉:“復莆兄!實在是對不住了,接到你的訊息,正值我平西王府年底匯總比較繁忙,一時沒能脫開身,還請復莆兄見諒!”
“無妨!好飯不怕晚,就怕不是好飯!”
夏國相聽出了陳永華語氣中的不滿,尷尬一笑道:“沒想到復莆這麼快就將安南的水道打通了,實在是令夏某詫異!”
“只要是我鄭氏想做的事,就沒有做不成的,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北鄭而已,我鄭氏略施手段就能讓其乖乖就範。”
“不知復莆兄這次給夏某帶來了什麼貨物?”
“基本貨物的樣品都帶了一些,還請夏兄依次品鑑!”
陳永華拿出的第一樣貨物是魚肉罐頭,夏國相看到陳永華放在桌上用黃泥封著的陶罐,以為是酒便笑道:“復莆兄這是要請夏某吃酒?”
“吃酒的事不著急,我們還是先驗貨!”
說著陳永華便將陶罐上的泥封拍掉,開啟蓋子,將裡面的魚肉倒在一個盤子裡,遞給夏國相一雙筷子說道:“夏兄請吧!”
“這是什麼東西,怎麼聞著像是魚肉?”
“不錯!這就是魚肉,夏兄還是先嚐嘗味道,然後我們再談這魚肉的來歷。”
夏國相拿起筷子夾了一筷子放進嘴裡吃了一口,放下筷子說道:“口味一般,尋常百姓家中是美味,權貴人家沒有任何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