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很快便將訊息傳到了馬打藍的軍營,國王阿芒·古拉特現在正對自己的軍隊造成的傷亡焦頭爛額,這個時候鄭軍表示答應幫助他攻打巴達維亞城。

而且提出的兩個條件對於馬打藍來說沒有任何的損失,原本要求的分一半蘇門答臘島本來也是漫天要價,到現在他還沒有將爪哇島統一,更別提其他地區了。

阿芒·古拉特非常爽快地就答應了鄭軍的條件,並且表示只要鄭軍幫助馬打藍登上巴達維亞城的城牆, 城內的財富鄭軍也可以拿走一半。

鄭經沒想到阿芒·古拉特這麼好說話,這讓鄭經有點乘人之危的感覺。不過不管是不是乘人之危,蘇門答臘島都必須掌握在華夏手中,包括海峽對面的滿剌加也必須控制在華夏手中。

雙方的合約完全採用漢字標準,不是馬打藍不想用自己的語言,實在是他們自己的語言太過匱乏, 無法表達更加深奧的東西。

條約簽訂之後, 鄭軍從炮臺開始開拔,為了能夠順利攻城, 鄭經讓士兵將炮臺上的火炮拆卸下來,用於攻城。至於棺材炸城的秘技,能夠保密多長時間就保密多長時間。

這是鄭軍的殺手鐧,一旦洩露出去,這種炸城的方式也就沒有了突然性。至於炮臺上的火炮反正都要拆走,鄭軍不可能將這些先進的武器留給馬打藍。

想要移動這些沉重的火炮首先就要為這些火炮量身打造一款炮車,利用炮車進行移動。炮臺到巴達維亞城短短的距離,鄭軍為了移動這些火炮用了三四天的時間才抵達巴達維亞城北門外。

鄭經第一次見到了馬打藍王國的現任君主阿芒·古拉特,這個被西方殖民者描述為暴君的統治者是個不到四十歲的中年人。

穿著綠教的宗教服飾,性格非常爽朗,一見鄭經的面就對鄭經行了一個綠教標準的見面禮,熱情地歡迎道:“尊敬明國國王,***世界歡迎您的到來!”

“多謝國王殿下的歡迎,大明與馬打藍是一衣帶水的友好鄰邦,願兩國友誼長存。”說完這些鄭經都覺得噁心, 不過這些沒有營養的套話又不得不說。

阿芒·古拉特哈哈大笑道:“本王已經為明國國王設下宴席,請吧我的朋友!”

鄭經沒想到這位國王不先討論戰情,卻先想著吃喝,頓時明白為何他鬥不過只有幾千人的紅毛夷了。這位不過是個空有雄心,志大才疏的蠢貨。

不過這樣挺好,這樣的鄰居才是大明最需要的好鄰居,一個野心勃勃,又心思深沉的對手會給鄭氏增添很多的麻煩。

入鄉隨俗地吃了一餐馬打藍國的手抓飯和烤羊肉,阿芒·古拉特才開始談論起當前的戰事。

“我的朋友,這些白皮紅毛人修建的堡壘非常的難以攻打,我的勇士們已經連續攻打了好幾天付出了幾千人的傷亡都沒有攻上城牆。

紅毛人的火器非常地厲害,勇士們大都死在了紅毛夷的火器之下。若是我的朋友能夠幫助我們壓制住紅毛人的火器,我想我們很快就會將這座城打下來的。”

鄭經卻知道沒有那麼容易,不同於炮臺這樣的純軍事要塞,裡面駐守的都是軍人,一旦覺得事不可為會選擇投降。

然而巴達維亞城卻不一樣,裡面不但有軍人,更有一些官員商人的家屬,男人一旦為了妻兒會爆發出難以想象的戰鬥力。

若是不能快速拿下,很有可能會拖入巷戰之中,好在不用耗費華夏子弟的性命,無論怎麼打對鄭氏都沒有多大的影響。

鄭軍在巴達維亞城外佈置火炮陣地的動作很快就被城內的紅毛夷察覺,馬綏掘與巴達維亞陸軍司令皮特·範·霍恩登上瞭望塔向外觀察。

皮特·範·霍恩緊皺著眉頭說道:“總督先生,看樣子尼德的海軍已經失敗了,希望‘東印度’號能夠安然無恙,能夠順利的退回我們在錫蘭的殖民地。

不然我們的損失太大了,這樣的損失整個東印度公司都難以承受,只要‘東印度’號能夠突破重圍出去,我們的援兵很快就能到來,到時候援兵一到我們就將這些該死的猴子全部幹掉。”

馬綏掘苦笑一聲道:“親愛的皮特,恐怕要讓你失望了,如果尼德真的突圍出去了那些華夏人不可能將炮臺上的重炮都拆下來,運到巴達維亞城下。

難道華夏人不怕尼德重新殺回來嗎?別忘了我們的‘東印度’號上也是有重炮的,沒有重炮保護的炮臺就是海軍的嘴裡的羔羊。

正因為如此我判斷‘東印度’號要麼沉沒,要麼被俘了,至從我們被這些該死的土著猴子們包圍之後,我們就已經成了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