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外戚(第2/2頁)
章節報錯
鄭經一想,自己出徵的時候是秋八月,現在已經進入了臘月,眼瞅著這一年就要過去了。
“告訴了祖父家裡了沒有?”
“已經派人通知了,祖父還囑咐妾身要好好保重身體,爭取給夫君生一個世子。”
鄭經微微笑道:“也不一定是男孩兒,也許還是女孩兒呢!不過男孩女孩都是你我的孩子,都是我們的心頭肉。”
唐婉兒原本期待的眼神有些暗淡,鄭經看在眼裡,卻裝作什麼都沒有看到。做為延平王的世子,鄭經不想被任何人干涉,哪怕唐婉兒生的孩子是嫡出也不行。
當然政治上的明爭暗鬥,鄭經不想代入到後宅之中,相信唐婉兒與唐家的想法也不是一樣的。唐家想要利用外戚的身份撈取好處,無可厚非,但是鄭經絕對不會允許唐家把手伸到立儲之事上。
眼下鄭唐兩家還是利益一體,自己的岳父唐興文掌握著承天府最富庶的萬年縣。雖然只是一個知縣,但是在鄭氏的權力架構中可是封疆大吏的存在。
明年一年鄭氏的主要任務是經營好兩府之地,同時打造戰船火炮,做好與紅毛夷決戰的準備。在做好決戰準備之前,都不打算有大的動作。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鄭經終於有了充足的時間去做自己最擅長的農作物培育工作。大航海的興起,讓各種種子開始在全世界範圍內流通。
其中華夏百姓最熟悉的紅薯、土豆、玉米、番茄、辣椒等新大陸的農作物都已經進入華夏百姓的視野。
尤其是紅薯這種農作物在徐光啟的努力下,已經在大明漸漸普及開來。滿清康熙年間的人口大爆炸,跟紅薯的普及有著直接的關係。
對於鄭經來說,這遠遠不夠,這些作物還遠遠沒有達到高產的地步,未來幾年他主要做的事,就是培育這些新品種,讓鄭氏在兩府之地能夠養活更多的人口,創造更多的財富。
前工業時代,糧食是核武器一般的存在,別說鄭經能夠把糧食的畝產提高到畝產千斤,就是達到單季畝產五六百斤,那鄭氏絕對能夠立於不敗之地。
歷史上的每一次人口大增長,其背後都是耕種技術的提高,使得單位畝產提高,能夠養活更多的人口。
“婉兒!明日我陪你回趟孃家吧,你已經多久沒有見爹孃了,回去省親也讓岳父一家高興高興。”
唐婉兒抬頭看向鄭經,原本心中升起的一絲委屈,頓時煙消雲散。
在這個男權時代,夫君願意陪著女人回孃家的都是鳳毛菱角的存在,多少女人嫁入夫家一輩子可能只是在父母亡故之時才能回去一次。
“夫君對妾身太好了!”
“你我是夫妻,我不對你好,對誰好!以後我沒有時間的時候,你想回孃家跟我說一聲就行,無論男女孝敬父母都是天經地義之事,我是你的夫君,不能剝奪你孝敬父母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