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何為人才(第2/2頁)
章節報錯
“原來是他,不過是東林餘孽爾!”
“世子是不是對東林黨有什麼誤會,據老夫所知,東林黨大多數人都是以家國天下為己任的。”
“蒼水先生,家國天下沒那麼不值錢,這個詞用在他們身上,那是玷汙了家國天下。”
“為何世子對東林君子這麼大的怨言?”
“寡人對任何人都沒有怨言,只是不齒他們的虛偽,東林一脈除了爭權奪利,將朝堂攪得一團糟之外,可有一策安天下。
當初反對加徵商稅的是不是東林一黨,當初為了排擠馬士英,力邀左良玉進京勤王,直接導致了弘光朝的滅亡。
被他們罵為閹黨的馬士英壯烈殉國,被捧為東林黨魁的錢謙益,頭皮甚癢、水太涼,可真是為國為民啊!
這位錢牧齋還是家父的老師,寡人羞於有這樣的師長。”
“東林是有錢牧齋這樣的貪生怕死之輩,那也有史憲之這樣的為國捐軀者。”
“史可法的忠義寡人敬佩,但是也僅限於忠義,對於史可法身居高位,上不能建言獻策,為國出力,下不能統御諸將,調和諸將矛盾,一致對外。
剛愎自用,不聽屬下勸諫,屬於典型的平時束手談心性,臨了一死報君王。”
“世子此言老夫不敢苟同,怎能以成敗論英雄,史閣部雖然沒有力挽狂瀾,但是其忠義之心還是可昭日月。”
“史可法也就剩下了忠義之心,在寡人看來,身居高位者首重能力,其次才是人品,要唯才是舉,而不是唯德是舉。”
“若是按照世子的論點,一個惡賊,殺人放火無惡不作,也能身居高位嗎?”
“蒼水先生這一觀點不成立,若是殺人放火那是犯罪,難逃法律制裁,一個國家若是連殺人放火都受到保護,那是對法律的踐踏。”
“那若是如董其昌之輩呢?”
“董其昌有才嗎?會書法、繪畫就是有才嗎?在寡人看來不過是自娛自樂的消遣之才,若是國家選材以詩詞歌賦、書法、繪畫為依據,這個國家離滅亡也就不遠了,看來蒼水先生理解的才與寡人還是有偏差的。”
“世子認為什麼樣的人才叫做有才?”
“在寡人看來,文在地方能夠發展生產,為官一任能夠讓一方百姓富裕平安,能夠為國家提供更多的賦稅,在中樞能夠燮理陰陽,統籌天下,損有餘而補不足。
武能夠訓練士卒,帶兵打仗能夠決勝千里之外。讓外國聽其名心驚膽戰,聞其聲望風而逃。
工能夠發明創造,為國家發展提供更好的工具、器物,商能夠貨殖天下,溝通有無、照章納稅,為國家提供充足的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