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魚肉罐頭(第2/2頁)
章節報錯
“說的不錯,無論是西邊的大陸,還是北邊的朝鮮,以及倭國都是我們潛在的市場。”
“延平王,這個想法是好的,可是卻不現實,這魚不同於布匹、瓷器,放多少時間都沒事,這魚放的時間長了可是會臭的。
除了將魚曬成難吃的魚乾之外,任何地方的魚都是隻能在當地消耗沒有例外!”
“沒錯!若是哪裡都能放得住,那我們還真就賣不動呢!寡人正好有辦法能夠讓這魚肉做成耐儲存的樣子。”
“延平王!您說的是真的?”黃安急切地問道。
“千真萬確!”
“那要如何做?”
“不著急!你先去找個會燒陶的,燒一批帶蓋子的陶罐,要大小形狀一樣。”
這燒陶要比燒瓷容易的多,百姓當中能夠燒陶的也不在少數,畢竟粗陶不值錢,既然當成一門營生也掙不了幾個錢,還又髒又累,這活就沒多少願意幹。
黃安找了好幾天才找到了一家會燒陶的人家,這家人已經分了田地,人家寧願種地也不願意從事這一行。
老將軍好說歹說,這家人答應將燒陶的技藝傳授給黃安,黃安哪有時間學這東西,從漁政船上挑了幾個機靈的小夥子跟著師傅從如何選土、搭窯、碼窯、點火、火候一步步地傳授。
半個月的時間,第一批陶罐做了出來,黃安發現這陶罐燒的還不錯,直接賞給了那家人十兩銀子當做傳授技藝的束脩。
那家人沒想到這破爛技藝還能換來銀子,揣著銀子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黃安帶著燒好的陶罐去見鄭經,詢問鄭經接下來該怎麼辦?
鄭經便安排廚子分別做了幾種魚,連同湯汁分別裝在幾個陶罐當中,放在大鍋中繼續加熱,趁著熱氣陶罐中熱氣大冒的時候,快速蓋上蓋子用封酒的方式用膠泥將陶罐密封住。
這個原理其實就是高溫殺菌,然後利用水蒸氣將陶罐中的其他氣體擠走,迅速密封。等到陶罐冷卻之後,水蒸氣冷凝成水,陶罐內外產生氣壓差,使得陶罐更加的密封真空。
黃安看著鄭經指揮著廚子一步步的操作著陶罐的過程,不解地問道:“延平王,這樣就能保證魚不腐壞嗎?”
鄭經其實心裡也沒底,搖頭說道:“至於行不行,寡人也不敢打包票,你們記住步驟,將這幾個陶罐貼上種類和日期,一個月後若是沒有腐壞,就說明沒有問題。”
老將軍被鄭經這種不負責任的氣個半死,合著折騰半天你告訴我這不確定,要不是你是延平王,是老子的老闆,看老子不打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