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拖網捕魚(第2/2頁)
章節報錯
鄭經想了一下,又將馮澄世攔下來,說道:“算了,還是寡人親自去吧,沒有寡人親自去,翁天佑估計不會買你的賬。
走吧!我們先去見一見這些工匠,正好這些工匠集中起來,馮大人就帶著他們將船廠先建起來。”
鄭經隨著馮澄世來到工匠們的集中點,就見到黑壓壓上千人集中在一片空地上,看到鄭經過來都投來詫異的目光。
鄭氏就這麼點兒人,這些工匠有很多都是認識鄭經的,他們也知道老藩主已經死了,鄭氏已經由眼前的這個青年接任。
一直聽說這個新藩主是個紈絝子弟,也不知道鄭氏在這個紈絝子的帶領下將要走向何方。
鄭經等了半天也沒見這些工匠向他行禮,後世的習慣讓他不自主的揉了揉鼻子問道:“各位都知道我是誰嗎?”
“小人知曉!延平王千歲!”工匠們的聲音亂七八糟。
鄭經覺得自己就多餘問這句話,自己前世就是最底層的百姓,深知最底層的百姓最大的需求是什麼。跟他們說什麼家國大義,等於對牛彈琴,老子連飯都吃不飽,家國天下能管飽嗎?
和底層百姓說話就應該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訴他們跟著我幹你們能夠得到什麼好處,做好了能得到什麼獎勵。
“既然大夥都知道吾是誰,那我就跟大夥開啟天窗說亮話,召集大夥來是有一件好事跟大夥說,從這個月開始,大夥的月俸都在原來的基礎上上漲五成,比如原來每月一兩,現在就能拿到一兩五錢。
同時我鄭氏負責大夥的一日三餐,大夥掙到手的錢可以放心的拿回家,留給堂客過日子,這個訊息好不好啊?”
“好!延平王仁義,延平王千秋萬代!”
工匠們一下子精氣神就提了起來,他們不同於好多當兵的都是孤身一人,工匠們基本上都是拖家帶口,工錢上漲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對家庭的最大的幫助。
“既然大夥得了好處,可不能光拿好處不幹活啊!”
一名看起來四五十歲似乎是工匠頭目的工匠,上前鄭重給鄭經磕頭道:“延平王仁義,小人與工友們絕不辜負延平王的這份仁義,有什麼活計,但憑延平王吩咐。”
“你叫什麼名字,是做什麼哪一行的?”
“小人姓胡,沒名字,家裡行六,大傢伙都叫小人胡六。家傳的鐵匠,祖祖輩輩都是打鐵的。”
“胡師傅能造這個嗎?”說完鄭經從侍衛手裡接過一杆從紅毛夷手裡繳獲的來復槍丟給他。
胡六將這杆槍拿在手裡仔細地打量了一番,又用小拇指探進槍管裡感覺了一下槍管裡的膛線,問道:“延平王,這自生火銃其他的都不難造,唯獨困難的是這槍管裡的溝不好弄,不知這溝有什麼用?”
“這個溝叫做膛線,有了這個膛線,火銃射出去的彈丸既打的遠,又打的準。缺點裝填困難,你若是能夠改進這個火銃,既能保證射程和精度,又能如鳥銃那樣快速裝填,賜伯爵、懸賞銀子千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