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元年四月十八,福州福建總督府,主位坐著一位身穿一品滿清武將官服,頭戴滿清斗笠頂戴,頂珠上插著雙眼花翎。

此人便是如今滿清在福建的一號人物李率泰,乃是大漢奸李永芳的次子,本名李延齡,野豬皮賜名率泰。

上首坐著一個身穿蟒袍的中年漢子,頭上沒戴帽子,剃著靑虛虛的頭皮,腦後金錢鼠尾髮辮垂在身後,一雙三角眼不時閃爍著狡黠的寒光,此人便是已經就藩於福建的滿清三藩之一的靖南王耿繼茂。

下首坐著一個五十多歲的武將,長得五大三粗,滿臉的絡腮鬍須,一副猛將模樣,身上一樣穿著一品武將官服,此人是時任福建提督馬得功。

這三人眼下便是整個福建權力最高的三個人,三人可不是坐在總督衙門閒聊,而是正在判斷一件軍情。

思明州的細作傳回情報,說偽明延平王鄭成功已經病入膏肓,不知是真是假?

馬得功官職最低,率先分析道:“那鄭成功若是病入膏肓,怎麼他的夫人與長子還都在廈門島上並未離開,卑職恐怕有詐!”

“馬提督之言不無道理,咱得小心點兒,在陸地上我大清能把鄭家小兒打出屎來,在海上我大清還真得小心應對。”耿繼茂也對情報抱有懷疑態度,擔心這是鄭氏的圈套,故意引他們跨海進攻。

李率泰呻吟了良久之後,說道:“二位仁兄!不如我們派個人去招降如何?”

耿繼茂與馬得功一琢磨,這個主意好啊!這招降的好處有幾點,第一:可以光明正大到廈門島上刺探情報,鄭成功到底如何一試便知。

第二:就算鄭成功不過是偶感風寒,並無大礙,招降也能挑撥鄭氏內部的關係,讓鄭氏內部新生嫌隙。

第三:只要使者上島,鄭氏內部想要投降的人就會主動向使者示好,這就等於朝廷在廈門島埋下一顆釘子。

二人紛紛稱讚李率泰謀略出眾,乃是大清柱國之臣。要說這李率泰還真的算是能臣,不過這能力卻是用在了為異族效力上。

三人定下計議,便安排使者從福州乘船出海前往廈門島進行情報刺探。

不提使者在大海上前往思明州的時間,鄭經前腳與唐顯悅會面結束之後,何斌後腳就趕到了思明州。

鄭經對這個一手促成鄭成功收復臺灣的人物非常好奇,他很想知道是什麼精神支撐他不惜冒著生命危險也要幫助鄭成功拿下臺灣。

在鄭府鄭經見到了這位其貌不揚的‘小人物’,何斌的態度非常的謙卑,見到鄭經之後連忙行禮:“小人拜見世子殿下!”

“何先生不必多禮,您是父王的心腹之臣,也是鄭經敬佩的義士,鄭經早就想與先生結識,只是苦無機會。

今日見到先生,一定要讓鄭經盡以盡地主之誼,先生快隨鄭經裡邊請。”

何斌對鄭經的熱情有些不知所措,多年來在荷蘭人手下討生活,早已習慣了卑躬屈膝的日子,即使內心再憋屈,為了生存也要做下去。

鄭成功還1算是器重於他,也沒有這樣熱情過,在世人眼裡他不過就是個會說紅毛夷語的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