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表態(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些話要是聽在沒有穿越的鄭經耳朵裡肯定會覺得非常的刺耳,陳昭娘都為自己生下了一個兒子為鄭氏香火立下大功,怎麼還要不依不饒呢!
不過現在的鄭經是穿越者,自然知道文人的厲害,他們既能將你捧成千裡挑一的俊傑,也能將你打落神壇,從此遺臭萬年。
對於鄭經這樣的世家子,最重要的就是名聲,名聲不再,指望百姓能夠投靠你嗎?
“洪伯伯說的是,侄兒少不更事,已經知道錯了,可是大錯已經釀就,只能儘量彌補,侄兒已經向婉兒保證今後不再與陳昭娘見面。
那女子也是個苦命之人,侄兒不忍心下手,便與婉兒商議將她安置在一處地方,每月供給錢糧,足夠她們母子生活。
婉兒通情達理,已經表示不再追究此事,改天侄兒就帶著婉兒回門拜訪唐家爺爺。”
洪旭幾人沒想到今天鄭經的態度這麼好,竟然能夠主動認錯,前幾天延平王的王命傳過來的時候,這小子可是嘴硬的很,就算是延平王殺了他都不認錯。
“世子是真的想通了,還是有人在給你出主意了?”洪旭狐疑地問。
“洪伯伯!這幾天侄兒一直就在想這事,我大明如今風雨飄搖,陛下入緬到現在都是生死不知,只剩下父王在東南苦苦支撐,若是我們內部再起爭鬥,大明可就真的沒有希望了。
侄兒不才,也不敢以私情而費公義,只願侄兒現在的作為能夠為大明,為我鄭氏挽回一絲的頹勢,眼下我鄭氏最需要的就是休養生息,積蓄力量,為下一次西征反攻大陸做好準備。”
“世子終於能挑大樑了,也不枉我等以命相拼保全世子,這番話若是延平王聽到,身上的病一下子就能減輕大半。”周全斌是員猛將,說話聲若洪鐘。
幾人被周全斌的話逗笑了,黃廷指著周全斌笑道:“邦憲此言有理,那就麻煩邦憲將今天世子所言寫成書信給延平王送去。”
“華明!你是欺我不識字嗎?我老周斗大的字都不識一籮筐,哪裡能寫的了信,還是洪將軍寫的好!”
“你們還別說,邦憲的建議很對,這話應該讓王爺知道,讓王爺也高興高興,咱們的世子長大了,延平王府後繼有人。”洪旭也是笑著說道。
鄭經苦笑道:“幾位叔伯就不要笑話侄兒了,侄兒幾斤幾兩還是清楚了,上馬不能殺敵,下馬不能安民,不過是託生到了鄭家,空有一副皮囊而已。
不過就算是這副皮囊不才,那也是漢家錚錚鐵骨,只要活著一日,就與建奴勢不兩立。”
“世子此言不差,就算是不敵建奴,也要讓建奴知道,我漢家的風骨還在,不是所有漢家男兒都願意剃髮易服,甘做胡虜的奴才。”洪旭也是豪邁而言。
“俺老周大字不識幾個,可不懂什麼家國大義,只知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輕易毀傷。”
周全斌也是出言表態與滿清勢不兩立,只有黃廷笑了笑沒有說話。黃廷給鄭經的印象不是很好,感覺這人城府很深。
鄭經知道自己現在不過就是頂著個世子的名頭,並不能干預軍隊的指揮,與幾位大將閒聊了幾句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便告辭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