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邊艙門隨著雙方航天員的動作,被緩慢的開啟。由於飛機的製造時間比較晚,機械臂方面的技術比之前的天宮要成熟,所以飛機這邊的艙門算是半自動的,天宮的艙門則是手動艙門。

飛機一側艙門開啟的時候,天宮艙門才開啟了一半。至此天宮一邊的航天員加快了手上的速度,飛機這邊的六人安靜的站在門口等待著對面艙門的開啟。

又是幾分鐘時間過去,天宮一側的艙門終於完全開啟,十一個人此刻算是勝利會師。

十一個人此刻別提多高興了,這是李振華研發出的飛機,第一次正式執行任務。

順利完成了此次升空,並在隨後一個小時之內就完成了和天宮的對接,這樣快的速度是在這之前從來沒有過的,而且此次用的還不是以往貨運飛船的方式,用的是現如今世界上唯一現存的一架太空梭。

並且是能夠重複利用的空天飛機,這飛機的出現,讓今後九州的航天成本直線下降,突然之間就好像運載火箭從此失去了他的地位,它被新出現的空天飛機所取代。

飛機貨艙上的總空間是200立方,可此次貨運任務雖說是裝得慢慢的,可航空箱和航空箱只見依然是會有空隙存在,除非像是月壤那樣的材料,才能將貨場全部填滿,可就算是這樣,運載上來的物資依然有150立方米以上。

對接已經完成,接下來他們十一個人要做的,就是齊心協力將全部的物資都從飛機上轉移到天宮空間站上,接下來還要將天宮上留存下來的生活垃圾轉移到飛機上,完成雙方物資交換之後,這次的貨運任務才算是徹底完成。

接下來的時間中,十一個人齊心協力的將貨物從飛機貨艙向著天宮開始轉運,忙碌時的時間過得總是很快,當然這種忙碌也讓他們將飛機上的所有貨物,全都搬到了天宮上,並將之安置好。

說起來200方的空間並不算大,一個八十平米、高三米的兩居室內裡空間就有二百多立方米,他們十一個人的工作間,也就相當於搬空了一個被裝滿的六十平米的一居室。

可就算看著不多大,但他們十一個人依然搬運了五個小時。

當飛機貨艙被搬空,空曠的空間中十一個人穿著航天服湊到一塊躺了下來,他們此刻在休息。

天宮空間站航天員的領隊此刻就躺在飛機駕駛艙地上,仰頭望著上方的天花板,感受著再次回來的重力,心中不由的發出一聲感嘆!

“雪鴞,這飛機上的重力是如何實現的?重新回到重力環境中,這種感覺還真是奇妙,不過就是有一點不好,那就是我們五個已經在失重狀態下待的時間太長了,現在居然產生了身體上的不適!

唉,我們人類啊,還是適合生活在地球相同重力的環境下啊,這種失重環境對我們身體來講實在有些不友好!

你說這種重力技術是否有應用到天宮空間站上的可能,也讓我們在太空中依然享受到地球上的重力!”航天員的其中一人躺在地板上,朝著躺在不遠處的雪鴞問道。

被問及的雪鴞,此刻卻是不知道該如何進行回答,別看飛機是他開上來的,可他也只是學會了開,他可不會造啊,雖然飛行員在一些時候,會幫助機械師進行一些簡單的飛機維修,可那些僅僅是極為簡單的工作,他們是飛行員而不是地勤機械師。

普通飛機都這樣,就更別提科技如此尖端的空天飛機了,上面用到的許多尖端技術,那些名詞他們都沒有聽過,對於天宮航天員的問題,他們還真是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這個事情讓我說還真是說不清楚,畢竟我們只是飛行員,而不是設計出這款飛機的設計師,想要搞清這個問題,那就要去問李振華院士了。

但是在我想來,這重力技術應用到天宮空間站上是有很大可能的,只不過要如何將之實現,那就不是我們可以知道的了!”

雪鴞從原地坐了起來,一臉認真的回答著這個問題,這些航天員聽到他的回答,臉上出現了一絲失望的表情,但隨即消失,因為這他們所關心的未必不能成真。

之後航天員的領隊,在回過神來之後,從飛機貨倉裡爬了起來,站在原地向著自己的隊員說到。

“同志們,我們該回天宮去了,在重力環境中待的時間太長了,不利於我們後面的在軌任務。”

在他說完,起身穿過了飛機和天宮連線的艙門,從有重力的飛機上回到了失重環境的天宮空間裡,一道門之隔,就讓兩邊重力之間出現了天壤之別。

雪鴞他們這些半路出家的航天員,聽到剛剛的那句後,也立即從地板上爬了起來,站好了佇列,朝著從飛機退出去,回到天宮空間站的五人鄭重敬了一個軍禮。

和他們共同敬禮的還有搭順風機上來的另外一名航天員,在天宮航天員全都回到天宮後,這名大順風機的航天員,從雪鴞他們隊伍中走了出來,在他們面前敬了一禮,轉身向著天宮走去。

這小小的插曲就發生在搬運完物資之後,短暫的休息時間裡,失重狀態別看是挺好玩,可是長期失重狀態其實對人體的傷害很大。影響到人體內眾多的臟器工作狀態,能夠造成主管呼吸、消化、迴圈、排洩等的自主神經出現紊亂。

伴隨著會出現各種症狀,這也是航天員在回到地球之後,要由人從飛船中抬著出來的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