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做的車型,並不是主要面對西方的車型,而是沒打算在國內賺多少錢的後驅型。

說起來這個也簡單,在一輛車上,加一些功能很難,如果是後加的那將會是難上加難。

可要是從一輛車上減去一些東西,那簡直就是太容易了,這次他要做的無非就是將前輪上的驅動系統去掉。

說起來當時為了達到前後兩驅的效果,讓他著實死了很多腦細胞,

可是現在去掉這個功能,也就是直接將通往前輪的驅動軸去掉也就可以了。

重新去掉前輪驅動的摩托車,相比於原版,前輪出現了一些空置的空間,

至於其他東西,那是一點都沒變動。

本來之前設計的車型全算下來就有四款,現在將前輪驅動去掉後,這產品線直接翻了翻,一共八款車型。

前輪驅動變後輪驅動,並沒有耗費他多少時間,也無非就是去掉些東西,車子上的東西都不用去改變。

在將後輪驅動的車型都弄出來後,他的目光這才全都投入到了另外三種車型上。

要說先從哪裡開始下手,當然還是從侉子開始,

這次改裝侉子的車型選擇的只是機械儀表款,侉子車型本就不屬於精細的車,

侉子主打的是就是情懷,那麼這些高科技的電子儀表也就不適合了。

將白虎7700jx推到自己面前,先要確定的就是挎斗的底盤,

如果底盤設計不好,那麼整臺車都將會是稀里嘩啦的。

方鋼為骨,用他將挎斗的底盤焊接了出來,挎斗的輪子並沒有選用什麼特別複雜的懸掛。

而是直接用的最簡單可靠的,鋼板彈簧作為減震,車軸直接連線到主車身大架子上。

在車身和挎鬥中間,增加了一個分動箱,一根傳動軸從分動箱出來,連線到挎鬥上的輪子。

這也讓原來的二輪驅動,變成了現在的三輪驅動。

總動力完全沒有什麼變化,還是原來的馬力,可是在增加了垮鬥之後,車子的透過性又一次加強。

同樣的原理,又將五缸的那臺車的也改裝成侉子車型。

摩托車的產品線,再次增加了兩個車型。

將兩天垮鬥推到一旁,接下來就該對電子儀表的車型下手了。

正三輪和倒三輪兩種都要做,這兩個其實說起來都是三輪,沒有什麼太大區別,

一個車頭位置兩個輪子,車頭較大,一個車位變成了兩個輪子,車尾可以做的很大。

這兩種車可以說改造的思路是一致的,其中只有很小的差別。

這兩款車型,在他的設計下,在原來電子儀表的基礎上,還增加了自動風擋等舒適性功能。

有這兩種車型,從原基礎上再次發展出了四個車型。

到這一步,他的摩托產品線才算真正的擴充完整。

其中基礎款車型四款,分別是:白虎5450jx、白虎5450dz、白虎7700jx、白虎7700dz。

還有就是簡配產型四款,這個被李振華取名叫做創業款,分別是白虎5450jxc、白虎5450dzc、白虎7700jxc、白虎7700dzc。

這是些全都可以歸結為基礎車型,因為他們在外觀上來說並沒有多大的變動。

至於剩下由根據機械儀表車型,延展出來挎斗車。

這些車的型號分別叫:白虎5450jxp、白虎7700jxp。最後那個字母p代表的則是偏三輪偏的首字母。

當然還有最後的兩種型別,四款車型,他們分別是:白虎5450dzz、白虎5450dzd,白虎7700dzz、白虎7700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