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層層的碳纖維網,被貼附在消聲器模具中,固化劑也在一層層的刷。

碳纖維在固化的時候,又拿這固化好的碳纖維隔片,在加工中心上加工成隔音盤。

一個個零件在他的手下誕生,高溫隔音棉、隔音網、隔音盤全都被他放在一片空地上。

碳纖維消聲筒固化好,他開始組裝起消聲器來,

這次的消聲器總共做了五個隔音室,每個隔音室中還做了許多隔音瓦。

這根消聲器的結構極為複雜,但是最後的效果也是格外的棒。

很快四根根不同粗細的消聲器,就在李振華的手下誕生。

此刻他早已受不了這噪聲,拿著工具來到發動機旁,一次給發動機裝上消聲器。

本來巨大的發動機轟鳴聲,在裝上消聲器的那一刻,聲音立馬小了,

本來發動機的聲音在130分貝左右,但隨著消聲器的安裝,噪聲逐漸下降,最終噪聲降到了70分貝。

裝好消聲器,他迫不及待的加大了油門,發動機的聲音也隨著油門的加大在加大,

最大油門保持了兩分鐘,中間去測的時候,聲音最大也才82分貝,距離法律規定的92分貝,還差著10分貝。

一直開著的直播間裡,聽到聲音的變化,又一次熱鬧了起來。

【主播這是造了個什麼玩意?】

【這是消聲器發揮作用了?】

【這消聲器可是真牛逼!】

可是這些訊息李振華根本就沒有看,他還在一如既往地進行著自己的工作,

他又不是專門的主播,他只是在直播他造車的過程,事情主次他還是能夠分清楚的。

消聲器裝上後,噪聲下降,他也有了心思去造摩托車的其他配件。

隨著時間的流逝,摩托車的大架已經被他焊接了出來,

期間像是避震器油缸、剎車卡鉗油缸,全都是他自己製造的,

這中間當然也有他造不出來的,這些造不出來的,也只能找工廠去定製,

譬如儀表、輪胎、陶瓷剎車盤、等等,

至於摩托車的外殼他倒是沒有去定製,全車的外殼都是他自己,用碳纖維一點點弄出來的,

反正為了摩托車減重,他是能用碳纖維材料他就用碳纖維。至於價格的問題,根本不在他現在的考慮範圍內。

他現在製造的事樣車,至於以後價格不合適,到時候在調整就好了,

又過去半月時間,摩托車的各個配件也即將要湊齊,

除了大燈還有多媒體幾個系統還沒喲著落,其他的也都弄好了。

要說現在將摩托車組裝起來,那也是可以的,只不過是缺了儀表等東西,騎還是能騎的。

李振華也是個急性子,他想立馬就能夠體驗到風馳電掣的感受,

所以在大燈沒有,儀表沒有,只有摩托基本功能的車,慢慢讓他攢了出來。

李振華正看著面前這臺他製造出來的摩托車,摩托車是黑色和銀色相間組成。

黑色的事碳纖維,銀色則是摩托車上金屬原色,現在對於車的顏色並沒有噴塗,只不過這樣也更加顯得霸氣。

超大的銀色油箱下面就是五缸星型發動機,看那發動機大小正好和油箱匹配,

前叉下面裝著的就是鍛造出來的輪轂,至於輪胎選擇的是小白胖子牌超寬的半熱熔胎。

前叉上大燈的位置、儀表的位置都還空著。

車子整體的重量達到了五百斤,就這還是大量使用了輕型材料的緣故,

要是材料重的話,估計車子能夠達到六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