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了,李振華連休息都沒休息,之後就投入到了緊張的工作當中。

時間緊,任務重。說的就是他現在的狀態。

不要以為這是說笑的,現實是他收到了三種機型,總共91架飛機的訂單。

可是到目前為止,他連生產裝置都還沒有徹底搞定呢。

他在去航展之前,已經將基礎的高精密機床弄了出來。但是大型的加工中心改造的工作也才剛剛開始。

好在重新制造的這些零部件粗坯已經制造了不少,而他公司的那些工人還在繼續製造著零件粗坯。

當他回來之候立刻對加工好的粗坯,開始了精加工,

弄完一臺加工中心所用到的全部零件,就組裝一臺大型五軸加工中心,

等將所有四臺加工中心全部完成升級,這時距離他從航展回來也已經接近一個月了。

在飛機制造車間裡加工中心到位,也就可以開始飛機的製造了。

三種款式的飛機訂單,總共91架,其中二十三架朱雀9,剩餘的則是朱雀3、朱雀8各三十四架,

而三款飛機在零件上,除了朱雀8和朱雀9有一些能夠共用的零件,朱雀3和這兩架飛機沒有任何一個零件是能夠共用的。

一家飛機的組成可是由幾萬個零件組成,就算是其中的一枚螺絲釘也不例外,那也能算作一個零件。

在他將所有機械全部完成了升級,而所有的工人也都在升級的過程中,逐漸的熟悉了這些機械的使用,

而他也在這些工人制造零件的時候,對這些工人有了瞭解, 他們擅長的東西也被他全部知道。

有了這些瞭解, 隨後他就將所有的工人, 按照擅長他們的將各自的工序分配了下去。

飛機的零件眾多,製造起來也很是繁瑣, 想要在一家工廠內完成所有飛機的製造,卻也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

所以在這次的製造中,他就將一些不太重要的部件, &n廠家,

而一些有技術含量的一些零件,他並沒有交給本地的一些工廠,

而是將這些零件交給洪都廠手裡,對於洪都來說, 這些零件可都算是他們專業內的, 所以也就不存在什麼難處了。

而洪都也並沒有全部都做, 對於一家成熟的飛機制造廠來說, 他是有著自己的零件供應商的, 這些都是他在往常運營中積攢下的資本。

在將所有的零件製造都安排下去,李振華這才開始最佳化器飛機總裝線。

飛機的總裝並不像汽車生產線那樣,飛機的總裝就像是勞斯萊斯那樣純手工製造一輛車一樣。

一架飛機總裝會被分成幾段, 機頭、中段機身、尾段···,而這些部分會由專人從一開始就負責,

最後這幾段組合在一起, 最終才會組成一架完整的飛機,總裝的人也是從一開始就負責的那些人。

在他最佳化總裝線的時候, 飛機的零件也在生產著, 不管是外協還是自制的都沒有耽誤。

總裝線上他設計了一些獨有的裝具,這些裝具可以節省工人的力氣,當然也可以節省下時間。

時間一天天流逝,交出去外協的零件也在源源不斷的交貨, 在經過嚴格的質量檢驗之後, 這些零件才最終入庫備用。

當他將總裝線全部最佳化完成,所有的零件也都準備齊全,接下來就是飛機的總裝。

飛機在進入總裝階段,他的工作出了每天去車間看看, 就沒有他別的什麼事情要做了。

總裝不需要他看著嗎?這還真不需要,他已經將總裝的工藝說明書弄的足夠精細。

自他從航展回來, 他已經忙活了三個多月,這時候他也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一段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