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後,飛機的一部分外殼蒙皮,已經被他用碳纖維弄了大半,

放在車間中的航磨,也已初現雛形,和他在虛擬實驗室中製造的一樣。

而在這段時間裡,廠房建設那邊也沒有閒著,一個鋼結構的廠房建造的時間還是很快的,

抽出一個剛剛建好的廠房,在裡面安裝上了冶煉爐以及配套的裝置。

在爐子裝好之後,正當他打算要展開材料的製備時,訂購的關於晶片生產一系列東西也相繼到貨。

此刻他卻是陷入了兩難,有些不知道該如何去分配自己的時間,

飛機本就不是一個人、一個公司能夠玩轉的,就算是他這是航模,面臨的情況也是一致的。

思前想後,謝了一個決定,近期白天時間裡就先製備航模要用到的材料。

而晚上呢,他則主要在虛擬實驗室中攻關晶片的製造,

真等到在虛擬實驗室中,能夠完整的將晶片擼出來的時候,他就停掉現實中材料的冶煉製備,轉頭去專攻晶片。

現在對晶片還沒有多少理解,也可能在攻關晶片的途中,自己還能對晶片這個東西產生些新想法,對晶片做些創新呢!

決定了自己的計劃,他也就塌下身子專心去製備材料。

白天他就在各種爐子前守著,重複著虛擬實驗室內製備材料的操作。

而在晚上,回到臨時住的酒店,在將一切都安排妥當之後,

躺在床上,閉上了自己的眼睛,他則是來到了已經是0.01微米精度的虛擬實驗室中。

在實驗室中,這次沒有裝逼的揮手具現東西,而是很直接將所有東西具現了出來。

揮手這個動作一開始他感覺很帥,可是隨著時間長了,他就感覺到了這個動作可以說是二逼動作了,

好在是實驗室內沒有別人,不然他得被羞死。

所有裝置以及原料具現出來之後,他直接向著那一堆東西走了過去。

面前的這些東西,有的他在現實中連箱子都還沒有開過,當然在實驗室中,也是帶著箱子的。

將箱子一一拆掉,裡面的東西也都展露了出來,

一大箱子已經切割好了的晶圓體,

晶圓提旁邊則是放著一臺四四方方的機器,而機器的銘牌上寫著巴中微米級無掩膜光刻機。

又將一個小箱子拆開,裡面放著許多的人造鑽石,純淨度很高,並且個頭也很大。

一個個箱子拆開,裡面放著關於晶片製備相關的一切東西,

應有盡有,就是有一點,機器的技術含量並不高,都是十年二十年前的主流裝置。

看過裝置之後,首先對其動手的就是光刻機,這個可以說是現代工業的結晶,

就算是這臺微米級的光刻機已經落後,但在一些中校國家眼中,還是一種遙不可及的裝置。

這個光刻機還是劉曉冬在市面上,實在找不到他說的光刻刀後,才買下來的。

而對晶片製備一知半解的他這時候,也才終於知道了原來市面上沒有光刻刀這種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