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實驗室內,此刻李振華正在欣賞著,自己面前擺放的兩臺摩托車。

兩臺摩托車,一臺是五缸450cc、71馬力的,一臺則是七缸700cc、111匹馬力的,

當然這兩臺整車,都是用虛擬實驗室內,根據李振華的設計具現出來的。

只見兩臺車只見相差不大,只不過111匹馬力的比71匹馬力的那臺,郵箱下面的發動機大了些,相對的發動機大了,車型也就大了。

發動機位於摩托車油箱下面,發動機選擇的是橫置佈局,也就是發動機的所有缸體全都是迎風面。

對於發動機的冷卻系統,用的是液冷,就加了一個小小的水箱,和風扇,

風冷加上液冷兩兩相加,將發動機的熱量降到最低。

發動機的動力傳輸,並沒有用現代摩托車上都會用到的鏈條傳動,而是選擇了相對比較複雜的軸傳動。

整根傳動軸,代替了傳動鏈條,動力從發動機透過傳動軸,傳輸到前後輪上。

對沒有看錯,就是前後輪上,這款摩托是全時二驅,這也大大增加了摩托車的透過性。

至於排氣的位置,兩邊各自有兩根,左邊的比較粗,右邊的細一些,

粗的那根連線了三個槓,細的則連線了兩個剛。

至於七缸的那個版本,排氣管相對五缸來說又粗了一些,畢竟是多加了兩個缸的排量。

摩托車的儀表部分,由於李振華並沒有研究透徹,他並沒有選擇液晶儀表,而是使用的機械儀表,這也是這臺車的一點點遺憾。

至於油箱就有些大了,在虛擬實驗室中經過李振華的測試,這兩款發動機並不是太省油,

71匹馬力的那款在實測中,百公里綜合油耗達到了七個,111匹的油耗則是達到了11個還多。

你還別嫌棄這車費油,畢竟這可是用的星型發動機,能達到現在的表現,可以說已經很省油了。

兩臺車的速度著實不慢,兩臺重達四百公斤以上的摩托,每臺車時速都能超過300公里每小時,只要最終的時速,李振華沒有測出來。

原因也很簡單,他在實驗室內測不出來了,這可能要等到在現實中造出來以後,

找個車比較少,道路相對較為直的道路測試一下了,

反正他之前將車開到307公里的時候,七缸的那款速度還在繼續上升,只是上身速度很慢很慢就是了。

至於車子的座椅設計,李振華根據車子的大小,以自己體型為模特,將座椅設計的異常舒服。

那舒適度簡直就和坐在沙發上沒什麼兩樣,和普通的巡航車一樣,都是以長途騎行舒適度為標準的車。

既然是巡航車,那麼定速巡航肯定是少不了,為了擁有這個功能,之前就說了,對油門進行了改造。

右手油門處,一個平著放的齒輪,齒輪裡面是盤著的油門線,油門把手最裡側是一個豎著的齒輪,

轉動手把,豎著的齒輪轉動,帶動著平放齒輪也轉動,平放齒輪在將油門線收緊加大油門,

只要將兩個齒輪中間加點東西,齒輪就能卡住,也就實現了簡易定速巡航。

發動機的聲音,就是星型發動機的聲音,連續性的,並不會發出印第安以及哈雷的那種馬蹄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