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設計是為人們的活動生活進行空間設計的一門藝術。它不僅包括這些空間的視覺效果,更包括空間的合理使用及與生活和活動有關的各方面。城市設計是一門學問,研究如何對人、空間、建築和街道的形態、人和車輛的移動、自然和建築形體之間建立聯絡並保證城市具有吸引力。城市的設計首先是對建築和活動空間的設計,然後透過道路滿足人和物對空間移動的需要。

城市形態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內容。

●佈局——城市結構(u

ba

st

uctu

e):在一個區域內,空間和路線相互連線的框架結構,或者更廣泛地說是建築、開放的空間和路線之間的相互關係;

●佈局——城市粒度(u

ba

g

ai

):居住街區(st

eet block)、地塊(plot)及其建築空間分佈形成的格局;

●景觀:特徵和外觀,包括形狀、形態、生態、自然特徵、顏色和特徵及這些元素組合的方式;

●密度和混合:一塊土地的建築密度和功能種類。密度影響土地開發的強度。土地開發強度和功能種類的不同組合會影響土地的生機和活力;

●尺度——高度:尺度是指一個建築的大小和它所處環境的關係,或者是一個建築各部分的尺寸大小和內容,尤其是指它們和人的尺寸的關係;

&nassi

g):一個建築或建築群的大小、形狀及與其他建築和空間的關係;

●外觀——細節:一個建築或結構外觀,包括工藝、建築技術、裝飾、樣式和照明;

●外觀——材質:紋理、顏色、圖案及材料的耐久性及其使用方式。

道路環境和景觀設計,不但要考慮道路對建築群的連續性在視覺和形態的分割,還要考慮道路和交通對一些重要視野的影響。圖469所示為某文化遺產大門口,把機動車道路引到了門口,亂停車與該文化遺產景觀產生了明顯的不協調感。

圖469某文化遺產大門口

道路環境和景觀設計要考慮的其他因素包括對受保護建築和區域視覺上的影響,對通達開放的公共空間(如綠地)可能造成的不便,以及燈光的影響等。

城市道路環境和景觀設計的核心是對道路周邊環境的認識,道路環境的設計需要尊重所在地的功能和特點,包括各種使用者對道路的需求和使用。

總之,道路環境的設計要能夠幫助和加強城市設計目標的實現,包括:

●突出地方特點;

●取得空間連續性和封閉性統一,使公共空間和私有空間有明顯的界定;

●愉悅的公共環境;

●方便可達;

●空間結構清晰,一目瞭然;

●空間易於調整和變更;

●具有多樣性,能夠提供多樣化、多種類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