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換乘樞紐佈局

與城市軌道交通銜接的換乘樞紐站是城市交通線網構架中的重要節點,其佈局的合理性對於城市交通的整體功能和執行效率影響較大。國內外城市軌道交通換乘接駁站佈局示意圖如圖57所示(圖中紅色方框為軌道交通和公交換乘區域)。其中國外在進行軌道交通接駁換乘站設計時考慮了不同出行方式的接駁,如圖57(a)所示;圖57(b)所示為北京市商圈及重點地區軌道交通接駁站佈局示意圖,該型別換乘樞紐主要位於城市重點地區中心,換乘需求通常較大。同時在設計上也充分考慮了公交接駁、計程車、腳踏車等不同模式之間的銜接問題。

2.換乘樞紐內設施設定

與城市軌道交通銜接的換乘樞紐內基礎設施設定應考慮以下3個因素。

(1)方便乘客換乘。換乘樞紐車站內提供乘客使用的設施空間,根據乘客的移動方式可分為平面移動空間和垂直移動設施兩大類。其中平面移動空間應當包括通道、大廳及站臺等;垂直移動設施應當包括樓梯、自動扶梯及斜坡等。如圖58所示北京市宣武門換乘接駁站,能夠看出軌道交通設定的11個軌道交通出入口距現有公交站點距離均小於200m,換乘距離短,換乘條件較好。

圖57與城市軌道交通銜接的換乘站佈局示意圖

圖58宣武門地鐵站周圍公交車站位置

(2)佈置合理換乘場地。換乘樞紐既是客流的聚集點,也是車流的匯聚地,應根據換乘客流量和地理位置合理佈置相適應的停車場地、場內道路、辦公場所、後勤服務區、工作人員生活區、綠化場地等。例如,上海市軌道交通3號線漕溪路換乘樞紐,如圖59所示,該換乘節點充分利用內環高架路和滬閔高架路立交下方的空地,設定瞭如圖510所示的多站臺並列式公交換乘樞紐,方便樞紐內部公交車輛的運營組織。此外,上述佈局形式還提高了城市公共用地的利用率,並將軌道交通換乘距離縮短至200m以內,增加了換乘效率。

圖59上海地鐵漕溪路站公交換乘節點佈置圖

圖510多站臺並列式換乘佈局

(3)設定資訊誘導系統。資訊誘導設施分為動態資訊誘導標識和靜態資訊誘導標識。根據其功能又可以分為線路及車站識別標識、方向性標識、資訊圖、說明性標識、警告性標誌等。採用資訊誘導系統的目的主要是確保乘客由進站、乘車、下車、離站整個過程均能順利且安全地完成。例如,引入如圖511所示的智慧電子導引系統以幫助換乘乘客正確選擇換乘路線。

圖511接駁換乘資訊誘導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