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交通設計(第2/3頁)
章節報錯
●抬高路面;
●行人島和路沿外延;
●其他非正式的過街設施。
燈控過街設施可以和上下游交叉口的訊號相協調,如綠波,以減少車輛延誤。為減少行人延誤,行人過街訊號週期可以設定成上下游交叉口訊號週期的一半再來協調。
人行橫道線是用來給行人優先通行權的手段之一,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條規定: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時,應當減速行駛;遇行人正在透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機動車行經沒有交通訊號的道路時,遇行人橫過道路,應當避讓。但遺憾的是,由於各種原因,尤其對法規的輕視,在人行橫道線內通行的行人的路權得不到保障,引發了“中國式過馬路”。
抬高路面到路緣石高度可以降低車輛速度,給行人優先的暗示,幫助行人過街。路中的行人安全島提供二次過街的機會,既可以減少行人過街的延誤,還可以提高過街的安全性(見圖431)。在支路上,把道路變窄的設計可以減小過街距離,同時能夠降低車輛的透過速度。圖432所示為使用車輛減速拱、安全島和降低路緣高度設計的過街設施。
圖431二次過街設計
圖432行人過街設施
5.優先權控制交叉口
用優先權來管理和控制的交叉口是針對城市道路交通量較低的次要道路(支路)與主路銜接的一種形式。支路上的車輛等到主路車流有空隙時進入主路。這種形式不需要訊號控制,維持費用低,佔用空間較小。在設計中,應採用些辦法來使主次更加分明,在次路上增加車速控制設施,如減速臥拱(見圖433),或者抬高路面(見圖434),尤其是後者,由於抬高了路面,既對支路上車輛有抑制作用,又給行人和非機動車透過提供了方便。
需要注意的是,當主路交通量增加時,可插車間隙變小、變少,次路上的車輛不易進入,容易引發交通事故。
圖433減速臥拱
圖434抬高路面
優先權控制的交叉口有3種基本型別:
●三岔交叉口;
●偏移交叉口(stagge
ed ju
ctio
s);
●十字交叉口。
①三岔交叉口。兩個平面相交的道路大約以垂直的角度相交,如圖435所示。
圖435三岔口讓行控制
②偏移交叉口。3條道路相交平面,主路連續,另外兩條次路與主路相向錯位交匯,如圖436所示。
③十字交叉口。兩條平面道路垂直平面相交,如圖437所示。
圖436位移交叉讓行控制
圖437十字交叉讓行控制
根據主路的特點,還有以下4種變化:
●讓行控制交叉口;
●有導流島的讓行控制交叉口;
●加裝區域性分隔帶的讓行控制交叉口;
●有分隔帶的讓行控制交叉口。
①讓行控制交叉口。在主路上沒有物理或以標線形式標出的導流島,在次路上也沒有渠化,僅用讓行標線表示,如圖438所示。
圖438有導流島的讓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