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日,餐桌上,梅若雪和許如鵬都表現得很是自然,彷彿昨晚的事從未發生過。

飯後,梅若雪堅持要讓上官文煙陪她去秦嶺山上的悟真寺燒香,上官文煙無奈,只能答應,所以許如鵬自然而然的只能陪同人家母女一塊去。

一路上三人都幾乎沒有說話,司徒南開車穩如老狗。

他這兩天算是開眼了,原來上官文煙竟然是西北首屈一指的富商巨賈上官家的大小姐。

許如鵬在他心裡的段位瞬間拔高了無數個段位。

難怪這叼毛如此牛批,原來是攀上了上官家這個巨無霸,難怪許如鵬不曾給上官文煙配保鏢,原來人家根本就不需要許如鵬操心,暗地裡,不知道有幾個高手在保護。

媽的,為啥我就沒發現上官文煙保鏢的蹤跡,看來自己的洞察力還是差的遠呢。

一個多小時後,幾人就來到了位於藍田縣城東10公里的普化鎮王順山下的悟真寺。

據說悟真寺的歷史可追溯到西晉時期,悟真寺依終南山北麓,巖崖峻峭,曲水迴環,茂林幽篁,流雲飛瀑,自古即有"聖坊仙居"之稱。

自隋開皇十四年,奉詔興建,正式稱名"悟真寺"。 又經過唐初闊建,悟真寺發展成為了擁有六大寺院群落,僧侶一千多人的超一流寺院。

隋唐之際,悟真寺高僧雲集,名德會聚。

僅百餘年間,明見史載的便有:淨業、慧超、法誠、法盛、靜藏、空藏、慧遠、慧因、保恭、啟芳、玄果、玄際、法藏、惠詳、清虛、楚金等一大批高僧。

其中淨業、靜藏先後在長安鴻臚寺教授外國學僧,啟芳、玄果為現證三昧往生之先達,法藏尊號華嚴大師,法盛賜號悟真禪師,楚金敕諡大圓禪師。

慧超與天台智者大師同為大蘇山慧思大師上足,慧遠為三論宗吉藏大師上足,保恭為唐初十大德之首,慧因亦為十大德之一;並皆德高化廣,神智超異,帝王歸敬,道俗尊仰。

著名詩人王維在《遊悟真寺》中寫到:“聞道黃金地,仍開白玉田。擲山移巨石,咒嶺出飛泉。”

而白居易在《遊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中也寫到“我遊悟真寺,寺在王順山。去山四五里,先聞水潺湲。自茲舍車馬,始涉藍溪灣。手拄青竹杖,足蹋白石灘。漸怪耳目曠,不聞人世喧。山下望山上,初疑不可攀。誰知中有路,盤折通巖巔。”“歷歷上山人,一一遙可觀”。

再現了當時悟真寺的盛景。

其實,悟真寺能在唐初盛放出無盡光芒,全因一個人。

那便是淨土法門祖師善導大師。

善導大師是悟真寺的魂、神、靈、命。善導大師與悟真寺依正相連,一體不分。沒有善導大師,悟真寺不成其為悟真寺;沒有悟真寺,即沒有善導大師,也沒有純正淨土法門的開展。

梅若雪信佛,信善導大師,是一個資深淨土法門的研究者。

上官家也是悟真寺最大的香客之一,所以幾人剛踏進古寺大門,便有機靈的小沙彌走上前來,“阿彌陀佛,梅施主,您來了,我這就帶您去燒香誦經。”

梅若雪也是雙手合十,“有勞大師了!”

上官文煙似乎習以為常,看來以前也是經常來。

許如鵬卻是好奇的東張西望,一走進這座千年古寺,他便感受到了一股莊重肅穆,平靜安寧。

冥冥之中竟然有種強烈的危機感。

這讓許如鵬甚是奇怪,以前只是在老宅遭雷劈時過這種類似的感覺,今天竟然在悟真寺再次體會到了。

這樣看來,這座曾經在盛唐時期璀璨奪目的寺院真的很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