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禹並無意繼續這個話題。

再說下去,非得抄起來不可了。

他反手摸了摸鼻尖兒,生硬的扭轉了話題:“父皇心裡最中意的人選,的確是他二人其中之一嗎?”

晉和帝只覺得叫倒噎了一口氣,堵在那兒,不上不下。

皇帝當成他這樣,怕也是亙古未有。

他還沒說揭過去不提了呢,兒子就這麼生硬的打了岔。

算了。

晉和帝掀了眼皮掃趙禹:“難道他二人不是最合適的人選?”

當然是。

比沈從真還要合適呢。

尤其是姜元曜。

他是沛國公府的宗子,等到成婚後,朝廷正式冊封,就是世子。

南苑是姜護帶兵收服的,雖說是有仇恨夾雜吧,但也另有一種震懾力在。

沛國公府後人坐鎮南苑都護府,怎麼不是最合適的?

袁道熙也行。

皇嫡長的伴讀,未來儲君的左膀右臂,到南苑鎮守幾年,先幫著他在外頭建功立業,三五年時間,回京來,正好上手料理朝堂政務,順理成章做他的臂膀。

但現在的情況是,趙奕極大可能勾結南苑王,有太多的事情是未知的,危險就也是未知的。

趙禹不願意讓袁道熙或是姜元曜中的任何一個去冒那個險。

這對沈從真而言固然不公平。

可真換成沈從真,對趙奕也沒有什麼威脅,又有大長公主擺在前頭,趙奕未必對他下什麼黑手。

念及此,趙禹定了心神,深吸一口氣:“兒臣倒覺得,沈從真比他們兩個都更合適。”

晉和帝是沒考慮過沈從真的。

當年調姜護往幽州駐守,他其實動過心思,叫沈從真跟著一起去,歷練上兩三年,年紀到了,跟著回京,入朝領旨,兵部正缺人呢,他是文武雙全的孩子,不是非要走文官清流的那條路。

結果怎麼樣呢?

他都沒下旨,就是提了那麼一嘴,皇姑進宮裡哭了三天。

趙禹如何不知道這些呢?

他目不轉睛,眸色堅定:“父皇也總不能一直顧忌著皇姑奶,放著沈從真這樣的人才不用吧?

朝中武將不濟,他既有這個本事,怎麼不能叫他入軍中行武?

況且只是坐鎮南苑,提調南苑軍政要務,也不是讓他即刻領兵打仗去的。

兒臣是不想讓子明離京的。

今年封了王,王府屬官雖多,但真正用起來可心順手的真沒幾個。

他才回來幾個月,也休息夠了,正好幫著兒臣料理事情。

您倒要把人派出去,兒臣是無論如何不願意。

姜元曜——南苑跟沛國公府那得算世仇,您叫姜家的宗子去管理南苑,您覺著合適嗎?

所以兒臣思慮很久,無論家世門楣,還是才幹本事,沈從真,是不二人選。”

7017k